黑魔方系列顾问:肖秀荣(国家命题组原副组长),张剑(考试中心原资深成员)
哲学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性质及基本性质和
基本特征;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主要讲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主要讲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四章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要讲认识的本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五至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主要讲社会的本质及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总论: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为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等本科生能达到及格和及格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统一制订《考试大纲》作为考研命题的基本依据。
1998年4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设置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门课程。《考试大纲》的基本考查内容由这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组成,但《考试大纲》的修订必须依据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形势发展的需要来进行。
政治理论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有:
第一,命题组必须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对各个学科知识点的考查范围进行命题,试题的内容比例、题型比例应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对政治科的命题的考查内容来自于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邓小平理论概论》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试题应科学规范,没有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参考答案的编写力求科学规范,答案基本上以现行教材为参照标准,或以中央正式文件为依据;答案无政治性失误、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并尽可能避免有学术上的争议。
第三,试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难度控制,所考查的知识点应尽量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试题的考查内容应“依据大纲且不能拘泥于大纲”,同时,保持年度间试卷难度稳定。《考试大纲》所列的考查要点规定了考试的考查内容,是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的依据和范围,但是这些考查的要点又只是一个框架,所列知识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在复习时仅仅依靠大纲所列要点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考查要点之外的内容并非可以置之不理,相反,必要的非考查要点对考试内容的掌握也同样大有裨益,掌握这些知识对考试成绩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有确定的考核知识点,并能体现一定的能力考查目标。题目创设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和方式新颖、灵活。强调考查内容的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适当加强对综合的、跨学科的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目标具体规定了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第二,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第三,运用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第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第五,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科学地评价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第六,准确、恰当地使用政治理论各个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地回答问题。这些评价目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对考生知识性、理论素质、辨别与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能力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