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经验交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还是复读?小心走进复读“怪圈”!
来源:南方日报      2005-9-1 13:45:00
 

高考录取尚未结束,复读班已是人头攒动,专家提醒:小心走进复读“怪圈”!

  高考录取尚未“尘埃落定”,广州大大小小的高考复读班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弃学复读近几年似乎已成为一种风气,甚至出现考分超过800分的考生仍然复读的现象,大部分的是宁愿放弃专科学位,选择高四课堂。上大学还是复读?复读一年一定会“心想事成”么?

  何去何从?艰难的选择。

  现象: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前来复读

  日前,笔者按广告走进某高考复读培训班,里面人头攒动,甚至不少孩子是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咨询的。

  该复读班的培训老师告诉笔者,今年复读并没有受明年高考使用新教材的影响,与往年一样火爆。

  据华师大高考复读班咨询员透露,从高考分数公布第一天起,他们不断接到有关高考复读的咨询电话,现在已招满2个班,共100多人报名,计划再增开一个班。他们大多分数在本科B线上下20分内浮动。

  在这些复读者中,冲本科线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广州考生小张高考成绩为546分,高出专科线近40分。小张说,“我和家里人都知道这个分数肯定能上大学,但还是希望能考上本科。家里人很支持,我也有信心。”

  在报名现场,也有一部分分数超过重点线的考生,他们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复读是想进一步挖掘潜力,考取名校或理想的学校。但培训机构对这部分考生持保留态度,“我们对高于重点线的考生并不是来者不拒,按经验他们复读一年后分数变化不会太大。再说我们学位也比较紧张。”

  心态:一心要读心中理想的好学校

  根据高考复读培训机构介绍,选择复读的考生不外乎以下三类:1.高分考生。他们的期望值较高,往往对就业形势好的名校“情有独钟”,一般学校不上。这类考生在复读生中占的人数不多,不过近几年呈增长趋势。2.发挥失常考生。这类考生考分虽然偏低,但自认为与实际水平不符。3.高考分数界于本专科间,希望考上本科的考生,这类考生最多。

  无论是哪种考生,都不满足于“有书读”,而是希望能“读好书”,上好学校。

  追根溯源,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复读现象就已出现。当时由于高校招生计划有限,考生为考取一所理想大学,复读三四年者不乏其人,个别的甚至“卧薪尝胆”复读8年,所谓“8年抗战”。复读真正成为热潮,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究其原因,复读热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国情的制约。近年来高校发展很快,入学率连年攀升,然而由于受到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考生复读热呈升温趋势。继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2001年全国掀起了高考复读热潮,高等教育从精英化一步步走向大众化后,考生也从追求“有书读”到以“读好书”为目标,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加入“复读”大军。

  是否应该复读,考生应细细考虑:

  ●考虑这次高考是否是自己发挥失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考虑选择复读。

  ●考虑自己的学习潜力还有多大,能否提高到自己期望达到的水平。如果这一次高考,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复读的效果可能不如想像的效果好。

  ●考虑高考分数。根据以往经验,如果高考分数低于当年的本科线100分,就不要考虑复读,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很难在一年的时间内提高。

  ●考虑自己的身心状况和现实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再复读。其实,通过成人高考或函授等形式,一样能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退一步说,即使不上大学,也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些已经达到本、专科录取线,却感到不理想准备再一次备战高考,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复读要慎重考虑。普通高校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重要的是自己是否为实现远大的理想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希望家长在孩子高考落榜后,保持清醒的头脑,帮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作出符合孩子实际的最佳选择。

  ●是否对复读下定了决心。复读不仅辛苦,而且心理压力很大,学生一定要认真考虑,只有坚定的信心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专家提醒: “破釜沉舟”须慎重考虑 小心走进复读“怪圈”

  华南师大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邵老师提醒广大复读考生:复读因人而异,切忌投机和盲目。尽管每年高校的招生计划都有相应增长,但未来的趋势是报考人员一年比一年多,明年复读竞争性仍然很大,学位仍然会紧缺,所以选择复读的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普遍很大,他们都面临再次失败的风险,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否则,选择复读是不理智的,特别是那些高考成绩已上线的高分考生,应认真权衡利弊。

  邵老师认为,考分越高,复读后想再提高的难度就越大,因此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决定是否复读。一般而言,通过复读,400分左右的考生最多可提高100分左右,600分左右的考生提高幅度将非常小,此外,考生的复读效果与补习学校的学风、师资力量、考生心理状况等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复读有利亦有弊。有利的是,复读为自己争取了一次重新参加高考竞争的机会,能积极调整自己、挑战自己,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便圆自己的大学梦,或是圆自己的重点大学梦;不利的是,当那艰苦的“高四”生活开始时,复读生会比高三时的压力更大。他们非常看重学习的结果,即分数的提高,由此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或出现学习疲劳状态,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同学还没有从高考落第的阴影中走出来,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竞争,情绪低落、压抑,不仅拿不出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内心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学生甚至走入了一个复读“怪圈”,一年复读未考上,下一年再来,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越读越觉得味同嚼蜡,可又不想放弃,苦不堪言。 

■相关链接  
  • 2005高考状元学习方法精粹(语文篇)
  • 2006年高考复读全攻略
  • 北京举办高考复读咨询会 考生家庭1年要花2万
  • 专家建议:高考落榜是否复读 需要理性选择
  • 复读应考虑四大因素
  • 《中国教育前沿》杂志
  • 复读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不能松懈要注意方法
  • 给家长的建议:复读考生的家长应该怎么做?
  • 爱因斯坦的复读选择:“笨小孩”的大学之路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