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文综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反思日本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内因
来源:搜狐社区     2006-4-11 13:00:00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东瀛小国,却在上个世纪突然崛起并横扫亚洲,震惊世界。这里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的罪恶,作者表示痛心疾首和万分愤慨,但是作者更关心的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内在原因。碰巧前段时间借阅了一本青岛出版社的《日本帝国的兴衰》,看到里面真实的图片和文字,我对于日本的罪恶的诸多困惑,顿时茅塞顿开。先阐述一个结论,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宏观角度总结一句认识——日本国基于为了摆脱贫穷的不可抑制的冲动,而从事了国家间的暴力匪盗事业。 

应该说甲午海战之前的日本,虽然经过了明治维新的巨大的变革,日本社会依旧贫穷,日本人民依旧困苦不堪。这些印象在该书中的相关照片中表现的一览无余,给我留下了极大的触动。当时的日本人,并不比满清或者朝鲜人在生活上好多少,而且通货膨胀以及金融风险的释放使得日本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很多人因为高利贷而破产。曾经作为日本主流社会的武士阶层迅速没落,并成为社会的笑柄。到处都是失业的人,以及没有土地的农民。这样一个国家,在根本上有那么一种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冲动。它的资源与人口在当时已经显得十分不协调了,因此迫切需要上天给予的意外惊喜,当这种企求完全失败之后,天皇以及他的臣民,首先就发现了自己的战争潜力,通过对外侵略,日本可以得到它想得到的一切。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和后代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高尚情操被这种出于本能的冲动最终演化为对他国发动战争和侵略的野蛮动力。甚至于直到二战结束或者现在,日本国人始终认为他们发动的战争是出于这样一种自私的爱。换个历史角度来看,在原子弹这种能够终结人类文明的终极武器出现前的人类社会,用牙齿来解决国家家利益上的不同见解正是最流行的处世方法。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在那个残酷的时代,强权才是唯一的公理,而野蛮就是文明的主宰。日本在先后战胜俄罗斯和中国之后,初步得到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国际地位,但是战争的好处使的这个国家疯狂。它使用得到的战争赔款,普及教育、购买武器、发展工业,完成了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化转变的基本步骤。在征服朝鲜后,日本终于得到了进攻大陆的桥头堡。通过对朝鲜的奴役,日本的势力逐渐渗透进中国的东北。而当沙俄被苏联取代后,日本已经完成了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优势地位的确立。对于一个历史上的乡巴佬,如此的成就足以让任何人疯狂。日本想当然的自以为通过自己的信念和努力能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主宰。事实上,无论是占领朝鲜,霸占东北,以至后来占领北部中国的诸多省份,日本都并没有真正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先锋。那种与生俱来的野蛮与贫困使得这个过去的亚洲穷国始终无法理解现代文明的真谛,它可以制造航空母舰、可以制造大和号战列舰,也可以制造零式战斗机,但是却始终不能让天皇和日本陆军部海军部退出专制独裁统治的舞台。即使所有的日本臣民和军人对于天皇的绝对效忠也不能改变日本社会不文明的根本属性。那种被贫穷诱发的强盗本性和贪婪永远不知道满足。在过去那种侵略发家的模式下,日本不可能理解战争和暴力有限的能力不能完成其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高尚口号。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日本人对于这种认识麻木不仁,至少我所知道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实地考察了美国之后就曾发表了美国烟囱比日本的树都多的感慨。但是出于穷疯了穷怕了的心理反应,山本还是发动了一场他自己都明知会失败的旷古未有的大战。 

关于太平洋海战中日本人和日本军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忠诚,对于任何专制时代走来的历史评论家来说,都是一种无可挑剔的完美。但是却也是比樱花凋落还要凄惨的结局。当美国,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将原子弹轻松投下时,日本终于无法再坚持战争的信心了。 

摆脱贫穷,生存下去,本来是人类的本能愿望。但是这种本能在远古时代表现为人类对于其他物种的狩猎,在古代表现为国家间的侵略兼并战争,在现代却被一个由美国人建立起来的秩序所制约。美国的实力足以将这个地球毁灭N次。而日本在战争结束后成为美国的头号附庸国。而美国也确实给了它它过去梦寐以求的经济地位。如今的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而日本能够得到这种优待,其根本原因却是日本国对于人民这种最宝贵财富的根本性认识。日本国或许什么资源都没有,但是它却可以依旧成为这个世界某一方面的强者。这正是重视教育、尊重人的尊严和荣誉的巨大成功。一个可以为尊严自杀的民族,也可以忍受这种超越生死的痛苦而存活下来的民族,大概应该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吧。 

关于战争,战争乃是日本民族的特长,幸好日本被美国所制约,要知道小米加步枪可以偷袭华北平原上的碉堡,却永远无法渡过大海,打到东京。在这个层次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中国和日本只有世代永远友好下去才是真正有利于两个民族、一个亚洲的唯一途径。通过中日老一代政治家,中日都曾表示要尽弃前嫌开创中日友好的新时代,这个勇气也好,决断也好,都是十分宝贵的。绝不该让任何不必要的冲动破坏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关于这个认识,我认为我是无法超越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见解的认识的,我也肯定中国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政治家在这个认识上超越他俩。所以,还是继续高举日中友好的大旗,为中日两国人民争取更多的福利才是明智之举。
■相关链接  
  • 资本主义经济史复习提要
  • 高考阅卷教师谈答题技巧
  • 谈谈倒装句的用法
  • 情态动词-语法复习专题
  • 高中英语总复习--虚拟语气正误例析与专练
  • 高中英语之难点 ---非谓语动词的复习
  • 重要的英语数字表示
  • 学好英语的四大成功要素,你都具备了吗?
  • 【语法-名词性从句】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