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文综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复习策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     2006-4-1 11:13:00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更注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呈现形式以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试题为辅。

  综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笔者预测将朝着以下趋势发展:强化基础知识,立足学科内综合;明确学科间关系,进行综合能力考查;关注现实问题,创设专题化试题;突出能力创意,倡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针对上述发展趋势,我们在高考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立足学科内综合,注意学科渗透

  文科综合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然而,在实际复习过程中,由于学科间综合的思维跨度大,能力要求高,所以老师和学生都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学科内的综合由于难度稍低,思维跳跃程度不强烈,于是广大师生不够重视,结果出现了重学科间综合轻学科内综合的倾向。因此,我们在文科综合复习备考中应克服这种倾向,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应该开设以应对综合能力测试为目标的综合课。正确的做法是:扎扎实实复习各学科基础知识,立足主干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科内的综合上(最好是专题复习与单元复习结合进行);同时注意将各学科知识之间有机地衔接,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以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时空观和复习模式,学会综合运用三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但适可而止。

  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具有“低起点考查基本知识,高要求考查运用能力”,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特点。纵观历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一方面突出了能力考核,另一方面则不断强化对政史地三科基础知识的要求。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于:(1)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2)虽然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是不分学科的,但是人类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的不同学科,为解决综合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因为人们无论是认识问题还是解决问题,必定要有一定的角度,这样才能够深化认识问题,具体解决问题。总之基础是前提,能力是归宿,能力考核是建立在“宽知”的基础上的,不可顾此失彼。在文科综合复习中,应花大力气夯实各科基础。只要把基础落到了实处,高考不管以什么点切入,都能应付自如。

  关注现实问题,建立知识整体结构,寻找学科间内容的切入点

  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常见的重要题型,同学们必须认真备战。

  具体方法:(1)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知识进行“多兵种”合成训练;(2)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充分体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反复加以思考;(3)要通过国内国际发生的政治事件、历史资料、经济活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等多种渠道去收集和挖掘材料。例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问题、知识经济问题、重要的区域地理图问题、科技对时代的拉动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其他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等。对于这些体现人类社会两大主题的专题问题,在考前必须要充分准备,认真梳理。

  通过训练培养在新材料、新情境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1)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进行审题训练;(2)找准关键词,进行信息筛选的训练,这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3)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4)恰当地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语言表达训练;(5)训练答题速度,合理安排不同题型答案的文字量,尽可能以最少的文字量获取最多的分数,切忌只追求正确率而忽略速度;(6)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注重思维技巧与思维方法,及时排除思维障碍

  在高考考查的多种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总结哪种类型的题目经常出现思维障碍,分析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找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的方法。

  文综复习要经常训练的几种思维方法有:(1)比较分类法——对事物和现象分门别类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从而分清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及相互联系;(2)归纳演绎法——由特殊的事例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及特征称为归纳法;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称为演绎法;(3)逆向思维法——从解决中心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追溯推理,经中间状态回到起始状态,从而最终解决中心问题;(4)综合分析法——把复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部分来研究和认识,再把分层剖析过的对象的各部分特征,结合为一个整体概念;(5)类比推导法——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6)发散性思维法——难以从常规方向或模式解决的问题,需突破常规思维,换一个角度或方向(逆向、横向、侧向等)思考以解决问题,对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进行试探性分析与比较。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文综训练质量

  文综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第一轮复习时,主要把握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进一步拓宽背景知识,适当联系其它两科知识。第二抡、第三轮复习时可进行专题训练和热点问题训练。其他时间可做一些适应性的三科综合练习,注意多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每一道题,进行变式训练。

■相关链接  
  • 注意!高考报考指南上考试时间有误
  • 教育部提醒高考考生勿信有关命题信息传言
  • 改变高考科类 应届生须再参加反向小综合会考
  • 今年我省逾35万人报名高考
  • 今年高考报名公安机关将介入
  • 高考文综应试技巧
  •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及2006备考建议
  • 如何处理文科综合复习中的热点问题?
  • 2006年高考理综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