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合作 >> 优秀办学项目推荐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透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12-2 13:28:00
 
 在温州,近年来出现一个“浙工贸现象”,颇引人关注。

    她是一所学校,校园内外却厂房林立,集聚各种产业,从传统的轻工产业到新兴的创意产业。在这里,人们很难看到那些教育与市场的隔膜、学校与企业的边界。

    她是一所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就业率却连年高于本科生,这里的学生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因为在这里,学生的课堂就是货真价实的一个工厂、一间商店、一家公司,市场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

    解读这一现象,人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办学的开放:依托社会产学研服务项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新模式,一方面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一方面实现真正的开放式办学。

    践行这一“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理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成为校企一体的一个生动样本。

    一次跨越:从单纯办教育到打造社会服务链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老厂房,过去是温州冶金“制造工厂”,现已“转身”站在了时尚产业的最前沿,变成“创意工厂”,成为温州首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前卫另类的动漫设计、个性化定做的鞋样设计……尽管这个创意园才于今年11月中旬开园,但半个多月来学院师生将创意工作室经营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不少市场订单。

    浙江创意园的建成运营,是学院今年推出的全新项目。他们引进、孵化多家高资质的创意机构,不仅致力于打造温州创意产业集群规模,而且为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广告与包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等6个设计类专业,搭建成果展示、品牌塑造及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平台。

    除浙江创意园外,学院今年还相继推出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累计投入1.5亿元。一所高职院校同时开建三大园区,这一举动不仅在浙江省,甚至在全国都是富有创造性的。

    一所高职院校为何大手笔建设产业园区?“我们旨在实践‘服务社会’与‘培养人才’这两大内生机理”。在采访中,学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据介绍,高新企业进学校,其行业优势资源将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增强学校的教育能力;随着高新项目推进,学校专业及课程、教学及教法的改革也适时跟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我们努力构建从校企一体到政府、产学研、市场相融的教育服务系统,校园与厂区融为一体,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相互促进。”浙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向荣如是诠释教育服务的理念:一方面,学院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形成了以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办学新模式,使高校成为政府、企业之外的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三种力量;另一方面从机制上促进学校与行业办学的积极性,寻求内在的产学结合机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破解职业教育难题,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

    一个细节或许可以佐证:当诸多高校竞相迁往郊区自成一隅之时,学院主动贴近繁华的温州市区,与活跃的温州民营经济紧密联系。

    这种融入市场的教育环境,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市场脉搏,也有利于企业引进人才,可谓双赢。如今,学院这一全新理念的实践,无论是在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上,还是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都已经开花结果。

    “文化创意园已经初显集聚效应,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雅集文化是首批入驻浙江创意园的企业,其负责人赖冠洲说,温州虽然是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文化创意产业却发展缓慢,听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自己的文化创意园后,不少海外的优秀人才纷纷回温州“创业”,前来实习的学生则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库。

    而在浙江创意园内,学院自己孵化的动漫工作室,动漫设计专业老师带着学生们,已经承包了当地最大的新闻网站“温州网”的所有动漫设计业务。

    从单纯办教育到打造社会服务链,学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一次跨越,朝着没有“围墙”的开放性大学迈进。

    一种变脸:从传统课堂到“工学一体化”教室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市人事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创办人才市场,以“市场”为切入点搭建学校与企业互通的“立交桥”,企业也由单纯的关注招聘人才开始转向学校“定制”人才。

    “车间即教室,师傅即教师,工人即学生。”对该校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不是在传统的教室里,而是在一个学习和做工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室。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制胜法宝”。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学”场景,学院和温州多家民营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一体化”教室。3年前,学院与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瑞立集团合作,建立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等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实践等难题。

    学院投资的生产性实训工厂,相当于瑞立集团的一家百人小厂,瑞立集团派来厂长、工段长、生产技术员、检验员、会计等,一切以工厂的生产标准设计岗位,学生分配到各个生产岗位,在师傅指导下参与生产。经过长期的拟景教育,该年学院的毕业生在温州机加工市场上供不应求,多家企业提前预订了下一年的毕业生。

    将学生学习的主课堂由教室搬到生产型实训车间或企业,学院成立了14个实训中心和70多个实训室,使学生能够“真刀真枪”地实训实习。

    鞋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上康奈等中国名牌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有的学生甚至还在全国概念鞋设计比赛中摘得过金奖。学印刷的学生可以直接在学校对外广接订单的印刷中心上岗。房地产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院所属的温州冶金房开公司直接参与房地产项目的策划与营销。

    一步一个脚印,学院将改革植入职教的内核,推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脸”。

    依托产业项目,根植于传统文化,引入最新的信息技术,是今年学院一个新的教改方向。他们以此为载体,以期培养新兴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人才。

    针对未来3G技术的广泛应用,学院信息工程系的软件设计工作室,承接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的项目,主攻3G进校园的功能和系统开发,并展开了全方位的教改。教师将3G技术引入课堂,以3G技术引领精品课程建设,并由市场来检验成果。这一教学改革初显成效。今年,软件工作室开发的系统已内置到电信公司的3G手机中,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传统的职教课堂“变脸”,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
 
    一份成就:从“海豚理论”到高质量就业创业

    今年6月,刚毕业两年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潘祥生就成为了全国瞩目的创业之星——当选首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之星。

    25岁的潘祥生有4年的创业经历,他创建“穿世纪”这个以大学生消费群体为主的网络商城,仅去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250多万元。而最近,潘祥生则忙于筹建他的温州万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的团队将成为学院淘宝网络团队的供货商之一。

    潘祥生的成就,离不开学院良好的创业风气。学院团委书记王春柳透露,学院每年都会收到优秀学生提交的近百项创业申报项目,每年有4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园。为解决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学院每年为创业园投入100万元创业扶植资金,并吸引奥康、吉尔达等多家知名企业投资风险资金达680万元。

    从校内实体到网络营销的“温州名购网”及实体店、抱团式的“大学生名购城”等,作为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立的全国高校创业试点,学院较早地开展了创业教育,搭建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平台,鼓励有潜质、适合创业的大学生自我发展。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学‘海豚’,潜得越深,跳得越高。”这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学生就业的“海豚理论”。   

    和其他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一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里还多一份(甚至多份)工学结合的“顶岗证”。此证是学生工学经历的一个验证,是学院和企业分别对学生工学考核后签发的证书,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含金量”。“顶岗证”正是学院“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反映。

    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有个著名的“三三制”培养模式:即通过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产教一体教学模式和学做一体学习模式三项改革,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岗位核心技能、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证书和顶岗证书的三证融通,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学院把传统的静态职业指导转向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当地政府部门合办人才市场,学生一入学就要到人才市场了解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到中小企业参观,了解企业需求;学校再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发展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如此一来,学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安排都紧追市场,毕业生从入学到毕业始终紧贴市场,到就业时自然就有市场。

    因为“上手快、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学院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青睐。据近年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数据统计,该学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名列前茅。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