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合作 >> 国际教育投资机构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9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大举行
来源:新华网     2009-8-19 11:11:00
 
  2009年8月15日至17日,为期三天的"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亚洲跨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印度可持续发展全球公民组织(Global Citize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德国古藤堡大学(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共同主办,并得到瑞士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La fondation Charles Léopold Mayer pour le progrès de l'homme)和北京生态集团的资助。

    此次研讨会菁英云集、规模盛大,出席学人近百二十位,来自世界五大洲,既有生态文学、文化领域的顶级学者,又有业界法学、文艺创作方面的大方之家,更有对生态文学兴趣颇深的青年新锐。最为振奋人心的是,届时将成立一个由中国学者主持创办的世界级研究会--世界生态文化组织。

    15日上午10时许,大会的开幕会场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教授致欢迎词,开宗明义地点出了本次研讨会的主旨,也即新启蒙运动(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的核心--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建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这个意义上,本次研讨会的隆重召开可谓生态领域内的一次盛举。而大会又在三个重要方面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第一,超过半数的参与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和生态领域内的活跃分子,分别来自亚洲的不同地区;第二,生态会议与会后两天的生态田野考察并举;第三,大会鼓励并支持跨文化的生态创新写作。赵白生教授还介绍了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师生的原创会歌《生态世界,绿色家园》和意蕴丰富的原创会标,以及会议期间穿插的生态诗歌朗诵会、太极拳课堂、生态马拉松、长城生态狂欢夜等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活动。最后,赵白生教授盛情邀请与会嘉宾携手并肩,共同走进"生态的世纪"。

    接着,中国比较文学界泰斗、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教授,国际知名大学古藤堡大学霍农教授、印度可持续发展全球公民组织青年领导人约翰与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代表梁崇一相继讲话,表达参与此次生态学界盛事的欣悦之情,以及对于大会圆满成功的良好祝愿,同时代表与会学者发出了"生态共栖"的绿色呼唤。

    气氛热烈的开幕式结束,随后的会议很快掀起了第二个高潮。三位来自不同学科的重要专家就各自领域发表了掷地有声的精彩演讲。

    美国著名生态文学批评家、国际"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创会主席司各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将"怀旧"这种带有负面色彩的情绪作为一种最有力的环境概念来讨论,将之分成"地域性怀旧"、"境况型怀旧"、"策略性怀旧"。他的发言既论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和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还提及美国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奠基之作《寂静的春天》,跨越中西,异彩纷呈。

    印度文学和环境研究组织奠基者尼玛尔·塞尔维莫尼教授(Nirmal Selvamony)对目前比较公认的生态危机之根源提出有力挑战,认为源头早于西方哲学人类学中的二元身份概念,在被称为"本体分解"的阶段就已出现。塞尔维莫尼教授并构想了"粗态诗学"(Oikopoetics)生态批评理论,指出"粗态人"概念的提出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度过目前的生态危机,而且有助于逆转地球的命运,使其更加公正、和平。

    全球碳计划亚洲区域北京办公室主任徐明教授发表题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文学的前沿》的演讲,他指出要真正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定要跨越传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道德等领域的边界,这不仅是人类从未遇到过的挑战,也为生态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这正契合了此次论坛的弘旨--构建跨文化对话的平台。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采取"总-分"原则,上午专业学者与青年学者共会,下午则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结束了第一天上午的主题发言,接下来的研讨会,还将迎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地球的代言人"的中国环境维权第一人、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中国环保文学第一人"徐刚,中国水科院水利所所长、国际灌排委员会"战略规划与组织事务常设委员会"主席高占义,英国"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主席、英国著名生态学者格雷格·杰拉德(Greg Garrard),土耳其"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主席、国际"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成员、土耳其有史以来第一个生态会议组织者、土耳其哈色特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塞尔皮尔·奥珀曼(Serpil Oppermann),日本"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前任主席、日本美国文学协会主席、第五届琉球新报短篇小说奖获得者山里勝己(Katsunori Yamazato),韩国"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创始人、现任主席金元中(Won-Chung Kim)等。

    会议伊始,已令人充满期待,正如赵白生教授致欢迎词中所言,"生态世纪"需大家携手并肩,共同迈进。当生态的钟声在北大响起,五大洲的学人应召而来,共同瞭望这个新世纪的冉冉升起。

2009年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

    亚洲跨文化论坛贵宾名单(部分)

    主题发言:

    1. 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维权第一人。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被誉为"地球的代言人"。

    2. Scott Slovic:美国著名生态文学批评家、国际"文学与环境研究会"创会会长、国际权威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杂志主编,美国内华达大学英文系教授。Slovic教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生态文学批评流派的创始人之一。

    主题:一个概念的重释--环境乡恋的多元阐释

    3. 赵白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国际传记文学学会创始人、网站主编。目前致力于"生态主义理论"和"世界文学理论"的研究。

    4. Greg Garrard:"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英国分会会长,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高级教研员。著有《生态批评》一书。

    5. 徐刚:著名环保作家、诗人,凤凰卫视《中国江河水》总策划、主持人,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著有《伐木者,醒来!》、《长江传》、《地球传》、《守望家园》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名作,被誉为"中国环保文学第一人"。

    6. 徐明: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美国Rutgers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亚洲区域北京办公室主任。现任The Open Environmental Journal 和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杂志的编委。

    与会专家:

    1. Serpil Oppermann: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首届大会主席、土耳其安卡拉市哈色特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国际"文学与环境研究会"成员、土耳其第一个生态会议"生态主义的未来:新视界"组织者。

    2. 华海:《诗刊》理事,中国生态诗歌倡导者,广东省连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主笔报纸生态诗歌评论专栏,海内外报刊发表生态诗歌和生态诗歌评论文章。已出版《生态诗境》、《当代生态诗歌》等生态文学著作

    主题:生态诗歌--对自然的联接、体验和梦想

    3. 张华:北京大学英语系 副教授

    主题:深层生态学视角下的澳大利亚环境教育

    4. Tom Rendall:北京大学英语系加拿大籍专家

    主题:歌德《浮士德》和环境的责任性发展的问题

    5. Dong-hwan Lee:首尔国立大学教授

    主题:当代韩国生态文学研究的趋势--一种边缘居民的视角

    6. 黄逸民:台湾淡江大学副教授,英文系主任。

    主题:玛格丽特o艾特伍《使女的故事》小说中的物质与承诺伦理

    7. Katsunori Yamazato: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文学与环境研究会"日本分会前任会长,获第五届琉球新报短篇小说奖

    8. 张碧桂: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教授

    主题:卡森式的人物--桑德拉o斯坦格雷伯与她的书

    9. 施经碧: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

    主题:捍卫环境正义的女性力量--自传《一个非理性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 刘福安: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讲师

    主题:自然、宗教与棒球-生态文学的先驱海明威对战后世界的诠释

    11. 耿苏志:《南都周刊》罗布泊生态探险随团学者,厦门大学生态团队兼职教授。获中国博客最佳评论奖、中国博客十大人物奖。

    主题:关于罗布泊的生态思考

    12. 侯良学:笔名太阳黑子,博客名诗人阿红,生态诗人

    主题:有关生态诗

"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

    亚洲跨文化论坛

    主题发言摘要

    Garrard, Greg

    Bath Spa University

    格雷格o杰拉德

    巴斯思帕大学

    生态批评与学科融合:论共栖思想

    生物科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对文化具有政治动机的解读方式中,生态批评利用了生态学的观念和隐喻;一方面,那些研究人类本性的学科又为分析叙事性作品与诗歌的起源、其可能具有的功能及普遍价值提供了启发。迄今为止,这两者之间鲜有交集,只有E.O.威尔逊提出的"学科融合"科学知识一体化项目预示了它们发挥作用的前景。本文对达尔文主义文学评论的理论局限以及生态批评的科学局限进行了研究,并呼吁在生态批评与生物科学之间建立起更适度、开明与丰富的联系。

    格雷格o格拉德博士是巴斯思帕大学的高级教研员,著有《生态批评》一书,现任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英国分会会长。(邵雪萍译)

    Slovic, Scott

    司各特o斯洛维克

    内华达大学

    对环境的怀旧种种

    按通行的意义,"怀旧"一词多少带些负面涵义,暗示耽于过去,满怀苦痛地渴求不复存在的某件事物、某个地方或某种关系。不过我希望初步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怀旧情结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修辞现象,可能是最有力的环境概念之一;它可以被用来探寻人类与特定地域、乃至更大的地球之间关系的意义,并激发具有实效的环境行动。在此演讲中,本人将讨论三种较为典型的对环境的怀旧(当然,听众能够提出其他的类型),每种均有具体作品佐证。我把第一种类型称为"地域型怀旧"(nostalgia loci)(取自短语"genius loci",或"地方之灵")--这指的是与特定地点相联系的怀旧情结,它促使人们忆起这些地方的人文与自然发展史,以此作为理解这些地方的一种方式。我将以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回忆录《伊斯坦布尔》来阐明"地域型怀旧"。第二种类型是"境况型怀旧"(conditional nostalgia),此处"conditional"取自"la condition humaine",指人类的根本境况。我认为这一类型,涉及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冲动:欲望、悔恨,和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理创伤(lifestyle traumas)--导致这种创伤的生活方式之改变,包括地理上的迁移,人际关系的破裂,战争的破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自然的荒芜。作为说明人类体验中这一层面的怀旧的例子,我将给出法国作家J.M.G.勒·克莱齐奥的两部短篇小说《逃亡者》(The Runner)和《奥若拉别墅》(Villa Aurora),以及其长篇小说《寻金者》(英译本)。最后,我要论及的是"策略型怀旧",或可称作"预想型怀旧",即以怀旧为修辞策略,促使读者预见未来某个地方、某个物种、甚或整个地球作为人类和其他物种安全生活之地的消失。对于这种类型,可列举众多例子,而我将专注于分析当代美国作家的作品,如约翰·尼科斯的《秋日最后的美丽时光》和《豆田战役》,瑞克·巴斯的《雅克之书》和《光纤》,或许还会提及蕾切尔·卡森的美国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奠基之作《寂静的春天》里的一章--《明天的寓言》。

    斯科特·斯洛维克,美国里诺市内华达大学文学与环境教授,写作、主编及与人合编15本书,在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领域发表150余篇论文,近作为《远行深思: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之重任》。1992年至1995年,任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创办会长,1995年至今任《ISLE: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主编。(柯英译)

    Selvamony, Nirmal

    India

    尼马尔o塞尔维莫尼

    印度

    粗态人

    一般来说,我们目前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应可溯源到西方哲学人类学中二元身份的概念。但本文认为源头其实更早,在被称为"本体分解"的阶段实则已经出现。构成了各种各样人文主义的基础的二元论人类身份,不仅已经形成了我们关于人的理论,而且构造了我们的社会机制。本篇论文提出的"理论中的生态转向" 导致了粗态人的诞生,二元论人类身份的概念将在此遭到有力的挑战。本文指出,这种粗态人乃是一个包容体,是人、自然和神的综合结合。早期的泰米尔人的"他"的概念是粗态人这一新概念的最终来源。粗态人概念的提出不仅能帮助人们渡过目前的生态危机,而且还有助于逆转地球的命运,使其更加公正、更加和平。

    尼马尔·塞尔维莫尼教授27年来一直在英语系从教。他是印度文学和环境研究组织的奠基者,是 Tinai论坛的创始人。他的写作范围遍及古泰米尔人的生态批评理论,同时他熟悉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tinai 和Tolkaappiyam等, 他构想出被称为Oikopoetics (粗态诗学)的生态批评理论。他多才多艺,曾把音乐剧改编为话剧,并且是专业乐队的电子吉他独奏人。(张锦译)

    徐明

    中国科学院

    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文学的前沿

    二十世纪全球气温大约上升了0.6℃,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致,当前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全球科学家、政治家、甚至普通市民的广泛关注。全球变暖不但反映了长期以来积累的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不平衡,而且是各种生态危机在全球尺度上的综合表现。然而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较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历史、文化和道德准则等领域的差异所造成的。要真正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就需要跨越传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道德等领域的边界,彼此间广泛合作,这不仅是人类在全球尺度上从未遇到过的挑战;也为生态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徐明,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北京办公室主任,2008年通过"择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87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获林学学士学位,1990 年 7 月,获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与生物气象学硕士学位,2000 年 12 月,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生态系统科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1月~2002年8月,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生态系统模型与生态系统管理,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2008年,先后任罗格斯(即新泽西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及终身(副)教授。1992~1994 年,任北京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工程师。1990~1992 年,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综合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科学和生态系统模拟、环境与资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尤其是在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温度敏感性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SCI杂志引用1000余次。

    Estok, Simon C.

    西蒙·艾斯托克

    成均馆大学

    生态批评理论化:叙事科学与生态批评的想象

    生态批评从一开始就具有行动主义的冲动,如果说任何对这场运动的影响有可能起限制作用的界定策略都是这种冲动所反对的,那么就行动主义来说,科学与非科学叙事之间的无谓对立却将使之陷入自相矛盾和无所作为。生态批评或许注意到,区域性的经济、社会、政治、语言、遗传及生态等结构在全球化招牌下日益消失,继以一些相应的区域性(主导)结构的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生态批评或许还注意到,就环境而论,这越来越意味着区域性危机(猪流感、禽流感、疯牛病)的全球化,全球的遗传学重组(转基因食品、克隆、抗菌类预防药),以及(社会、经济、物种)多样化的减少。然而,生态批评若不满足于做记录,就必须认识到是许多强大的经济、工业和政治势力使得全球化得以进行,同时认识到生态批评本身由于分裂的立场而未能取得实效。本文提出,尽管科学/非科学的对立引人注目,生态批评却亟需关注将科学进行文学叙事化的重要性。

    不论我们谈论的是《冬天的故事》中那种对繁育通俗而准确的(原)科学理解,还是《我的食肉年代》中关于己烯雌酚的明显更科学的考量,文学都能够卓有成效地弱化科学与虚构间的对立感,并使像格兰·洛夫(和我本人!)这样"缺乏科学脑筋和兴趣"的学者接受科学的成果与权威,使科学与虚构的边际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很重要,它既不意味着一味颂扬科学(正如洛夫对科学加积极支持共同利益的谨慎解释),也不意味着无视方法论问题(如科学家凡戴纳o希娃提出的还原主义和泛化问题)。事实上,科学的文学叙事化具有恰恰相反的意义。像鲁斯·欧赛克的《食肉之年》这样的作品,通过细致分析食物和动物与全球化、民族及文化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对科学与反科学两方面的批评,它要求建立不至沦为纸上谈兵的生态批评。

    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并积极介入,这已成为生态批评的核心问题。生态批评越来越认识到它需要科学,需要科学的成果、权威、影响及其唯物主义的基础。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对科学与叙事的相互渗透做出理论解释,这种渗透不仅见于文学,也见于一些叙述性纪录片,这类片子有许多,最新的有弗兰尼o阿姆斯特朗执导的《愚昧的年代》和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第十一个钟头》。

    本文将对这种边际渗透进行理论阐述,具体说明对生化技术的偏执和对生态问题的恐惧决定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与互动,个人的、地方的利益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并指出理解全球危机与个体生命之间的联系将带来人类行为的巨变。

    西蒙·艾斯托克, 汉城成均馆大学副教授,已在《现代语言协会会刊》、《澳大拉西亚高校语言与文学协会会刊》、《加拿大英语研究杂志》、《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英语语言与文学学报》、《马赛克》、《ISLE: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以及《莎士比亚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有关生态批评理论(和莎士比亚)的多篇论文、章节和评论,并有著作分章发表。艾斯托克即将完成一部研究莎士比亚和生态批评的专著,它将于2010年出版。艾斯托克主要研究行动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关系。他于2003年起担任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韩国分会的联络官。(张哲译)

    Augustine, Nchoujie

    尼楚杰o奥古斯丁

    雅温得第一大学

    非洲:生态批评话语中的无声/消声?

    非洲人在其自然居住地变成都市中心之前,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但乡村地区迅速扩张为城市,导致了非洲人与其自然环境关系"紧张化"。本文试图说明在一个面临全球环境危机的时代,尽管存在非洲人与自然环境的失谐,非洲仍然拥有能够保护世界的自然潜力。生态批评已经在西方兴起,这一学科旨在分析濒危自然环境与文学间的联系。悖谬的是,堪称"人类祖先"发祥地的非洲却在生态批评领域"声如细丝"--几因非洲作家和批评家的漠视及西方同行的自得而无声或消声。它的自我空间就是由这种沉默创建的吗?

    

    尼楚杰·奥古斯丁是一名文学硕士,目前在喀麦隆共和国的雅温得第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罗根主教小神学院从事英语和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是该院的英语系主任和职工代表。在过去的11年中,他曾在布埃亚大学应用英语系担任兼职英语教师。曾四度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报告,其中三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批评,这一理论也是他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邵雪萍译)

    高占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人口增长、粮食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对于保障中国自身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稳定世界粮食价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国2000、2010、202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400、415和420公斤/人年。粮食供给达到了这个需求就可以说中国实现了粮食安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日益改善,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还会加大粮食需求量。

    中国是一个灌溉大国,灌溉在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保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诸多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中,灌溉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以2000年为例,全国灌溉农田的水稻平均亩产约为460公斤,其他灌溉粮食作物平均亩产约为350公斤,而雨养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仅为140公斤,一般灌溉农田的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目前,中国在占不到全国耕地47.38%的灌溉土地上,生产了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棉花产量的80%、蔬菜总产量的90%以上的农产品,灌溉发展及其供水保证率的提高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支撑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中国的水资源能否在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农业用水基本保持不增加的条件下实现粮食安全保障已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以及粮食生产对灌溉发展的需求,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可能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灌溉发展的对策。

    高占义博士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灌溉排水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教授级高工。到目前为止,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过21国内研究项目,主持过5个国际合作项目。他曾经被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聘为专家。他的研究工作包括,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灌溉用水管理及评估、污水再利用、排水及土壤盐碱化控制、气候变化对灌溉与排水的影响。目前,高占义博士担任的职务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所长,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从2005年至2008年他担任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

    王灿发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和环境NGOs在环保中的作用

    中国政府虽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但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仍然十分严峻。表现在水体污染导致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失去了使用功能,大气污染导致了严重的酸雨,固体废物缺乏安全处置措施污染了土地和地下水并占用了大量土地,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展、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不断发生。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包括:调整经济发展方向,把节能降耗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确保重点污染治理;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防止新建项目的环境污染;严格执法,坚决查处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中,环境NGOs 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NGOs,有的专注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的专门从事野生动植物和江河的保护,有的专门关注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督,有的从事环境法律援助,帮助污染受害者维护环境权益,并推动中国环境法治的改善。环境NGOs的发展将促进中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

    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灿发教授自1984年开始在厦门大学法律系教授环境法以来,已经从事环境法的研究和教学20多年,先后发表环境法的论文80多篇,公开发表环境法律咨询文章200多篇,独立和与他人合作完成环境资源法专著、教材40多部。他是中国学者中参与环境立法最多的学者,先后参与起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近20部,并直接主持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起草。连续8年在《中国环境报》以严律师的名义回答各种环境法律问题。由于其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独特贡献,王灿发教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广电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授予"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2007年10月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环境英雄",2008年5月被日本经济新闻社授予"日经亚洲奖"。

    Oppermann, Serpil

    Hacettepe University

    塞尔皮尔o奥珀曼

    哈斯特帕大学

    当生态批评遭遇后现代主义:新动向

    生态批评正在进行以第三波学科发展,这一轮发展旨在拓展环境空间的全球认知映射中实现有意义的学科结合。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批评继续拓展其范围,并更深入地接触其他学术领域。因此更能在多学科、阐释方法和认识论角度等方面包容国际上的不同声音。

    作为对环境、社会文化及文学问题采取多元文化视角的多维构建,生态批评正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笔者称之为"矛盾的公开性"。 当前的生态批评论著大多顾及到了这个挑战,主张重划定学科界限和理论方向,尤其强调提出划分学科的方法的必要性。争论焦点在于跨学科发展带来的学科界限模糊问题。本文指出:如果我们把生态批评放在后现代的视野中来考察,就能充分理解生态批评的多元性。本文指出,生态批评能够阐释先锋文学,生态文化和社会潜力,是与该领域的根状特质有关,并将该领域的多元发展理解为它的后现代化过程。而 "根状"概念是对当前生态批评活动最贴切的形容,它使我们认识到生态批评的多种方向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态批评的第三波学科发展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生态批评的出现。

    塞尔皮尔·奥珀曼是安卡拉哈斯特帕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的全职教授,她于1987年获得了该系的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是她1985-1986年间获富布赖特基金资助在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访学时,在莱斯利·费德勒和雷蒙德·菲德曼的指导下完成的。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当代文学理论、后现代小说、生态批评、量子理论、后现代生态学和生态哲学,曾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还出版了一部用土耳其文撰写的后现代历史理论著作。 她目前的工作重点是研究生态哲学和量子物理学的本质论阐释间的联系。奥珀曼教授是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的成员,也是即将于2009年11月4至6日在凯梅尔-安塔利亚的里马克·里马拉酒店展开的土耳其首届生态批评会议"未来的生态批评:新视野"的组织者之一。(魏李萍译)

    Yamazato, Katsunori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山里勝己

    琉球大学

    宮沢賢治与加里o斯奈德:

    人性与地球未来的远景

    本报告将聚焦于宮沢賢治与加里o斯奈德的文学创作,前者是日本生态诗人与作家中的拓荒先驱,后者是美国生态诗人里的翘楚人物。两位诗人皆致力于联袂佛学与科学,以期建立一种地域意识。宮沢与斯奈德的生活,都植根于地域之中,借此提出一系列人性与大地的崭新意象。我将集中论述作为生态诗人先驱的宮沢,将他的创作放置于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语境之中,考察其将人性作为食物链中纠缠扭结的一部分的尝试。与宮沢相一致,斯奈德也持有这一生命理念。两位诗人都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关于人性,以及我们星球未来的崭新远景。

    山里勝己,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系博士。现为琉球大学美国文学与文化教授。著有《地域的诗学:阅读加里o斯奈德》(东京:山と渓谷社, 2006),译作有加里o斯奈德的《山河无限》(終りなき山河,东京: 新潮社, 2002)。他曾发表多篇论文,论及加里o斯奈德与美国环境文学。曾任文学与生态研究协会(ASLE)日本分部主席,现任日本美国文学协会九州分部会长。(魏然译)

    萨宾o金

    约翰内斯o古藤堡大学

    细胞写作:"表兄弟……每个人"和环境诗学

    作为批评家和多产的诗人,弗莱德o华以他充满诗意的散文作品《钻石烤架》(1996, 2006年重版)闻名于世。该书通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西部一家中国家庭经营的咖啡馆里客人的视角,探讨了种族化进程。在这篇论文中,我的兴趣是审视对华作品的接受,它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两派阅读角度。我并非要肯定或否定某一派,而是打算观察这两种方法的重叠部分和分歧所在,以此发现华和他的每部作品,在加拿大经典作品研究中,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在这么做的过程中发现,很明显,华的早期实验性作品,例如《树》与《山》,发展了一种以环境主观性为决定性根据的感官诗学。诸如《不要砍下我》这样的诗歌,促成了一种关于地位的再评价--谁是言说者,谁是聆听者--如我所认为,这构成了华对于种族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后期批评的基础。那么,是否能将华的晚期作品,理解为在承认"他者"的道德框架之内进行操作呢("他者"是基于对他者性的一种激进观念,这种观念延伸到非人类的"他者")?华坚持爱恨交织、坚持跨越诗歌与散文的边界进行创作,这些实际上都暗示了,他的诗学广泛地介入到语言的物质性与社会实践效应的联系中。以关系的环境概念作为基础来看待华的作品,我们能够开始将他的诗学,作为实验性且具有环境意识的、丰富的混合性实践来理解。

    萨宾o金曾获加拿大的文科学士优等成绩和英格兰的硕士学位。目前她在德国美因兹约翰内斯o古藤堡大学大学攻读博士,正在完成探讨声音与写作之间关系的博士论文。(梁崇一译)

    徐刚

    北京

    感激、赞美以及拯救

    --在生态文化与环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对于自然、生态、大地,在当今世界人类最应该身体力行的是感激、赞美,并且在日光下、月光下沉思默想:拯救之道究竟在哪里?

    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的顾及子孙后代的发展之路,子孙后代是多少代?是千秋万代。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代人而言,其实就是有制约的、有限度的发展。然而我们眼见的发展,是以GDP为最大目标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是要钱不要命的发展。因此,当今人类目光所及的表象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它有辉煌的外衣,但从自然与生态而言是没落的世界,从文化与精神而言,则是苍白的世界。

    何其幸运!迄今为止,我们仍然生活在大地上,残破、没落的自然依然在眷顾我们,无言地呼唤着人类的良知,并且有了虽然细小却日益强大的回音,对自然的赞美,对大地的歌颂,正在使我们回归一种最悠久、最神圣的传统中--我们只是自然母亲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哪还有比土地和水更为珍贵的呢?

    因而,我们可以期望:这样的感激和赞美,总有一天要成为地球人类的共同的声音,最强音。拯救之道就在感激和赞美中。

    人啊,国啊,世界啊,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

    徐刚,上海崇明岛人,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诗人,作家。徐刚早年以诗歌成名,从1987年起从事自然生态文学的研究、写作,主要作品有《伐木者,醒来》、《江河并非万古流》、《中国:另一种危机》、《中国风沙线》、《守望家园》、《长江传》、《地球传》、《大地之门》、《大山水》、《崇明岛传》等。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