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成人高考各地报名正在进行中,听听专家的建议,做到一志愿要重视,二志愿不轻视,调剂志愿不忽视,填报会更加准确和有效。实力是报志愿的根本。报考前,考生应客观认识自我,切忌脱离实际。长期来,成人考生报名选专业时,一直存在重点院校或热门专业过于集中的现象。有的考生过于保守、不自信,也会丧失进理想学校的机会。实力较弱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那些历年来生源不足的院校和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全面具体了解院校
往年录取中,都有人在报考时对院校信息了解不全面,入学后要求退学。在此建议考生,填报志愿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准备选报的院校。
脱产学习的考生,最好事先实地考察一下学校。有实力的考生,可选择名校或办学时间长的学校报考。
学习形式和上课时间,各校在招生简章中均已注明,考生一定要事先咨询清楚再选择,避免录取了又不能来上学,给校方造成损失,自己也添麻烦。
考生还应尽量了解各院校及专业以往的录取分数线,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细致周到了解专业
能上一所学校的重点专业或热门专业是考生最佳选择。其实,院校专业设置一般有专业倾向,这也是考生填志愿、择校时要考虑的。
一般成考报名中理科集中在通信、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文科集中在外语、财会、经济、法律等专业。成人高考学校所有分数线都是一样的,特别热的学校根据专业热度不同招生计划不同。专升本考生选专业时最好和原来专业大致衔接。
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这些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基础。
外语类专业,以英语专业为例,虽然许多院校开设了英语本科,但其侧重点和文化积淀因学校类型不同而风格各异。
避免误报浪费志愿
考生要仔细阅读宣传材料中的每一项,理解各类符号代表的内容含义,避免因错填而浪费志愿。《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后面注明的内容,尤其要仔细查看,对限招、系统内委培的专业不能填报,避免浪费志愿。
一般学校招生专业后注明“委托培养”、“定向招生”的有生源范围。许多学校定向生 或委培生 不对社会招生。另外一些名牌大学全日制脱产学历班多不向社会招生,一般为企业委培或定向招生。有些艺术、体育、医类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或身体素质有特殊要求,对有限报条件的专业,考生一定要看清,以免误报。
填报院校与专业要有梯度,拉开层次,“第一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不轻视、调剂志愿不忽视”。报考时,每批录取院校考生可选报两个志愿,每个录取院校可填两个专业,另外,还有“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和“同意调剂的条件”栏。第一志愿是考生提高录取成功率的关键,第一志愿可选报自己最想学习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同一层次的志愿互相“重叠”。填报志愿时尤其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或专业并列起来,否则非第一志愿将不起作用。
填报第一志愿,切忌只重学校名气。名气大并不意味着某一专业的学术水平永远第一。
第二志愿在录取中的作用远不能与第一志愿相比。但是,绝不应由此而轻视填报第二志愿的意义。第二志愿要与第一志愿拉开距离。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满额,需要调阅第二志愿甚至调阅调剂志愿考生的档案。万一考试考生发挥有失水准,第二志愿就起作用了。
注意兼报先后顺序
在兼报问题上,要掌握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在相同层次中、相同考试科目的专业可以兼报。
文史类、理工类、西医类、中医药类以及高职不得兼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必须填在“艺术、体育类志愿栏”;艺术类可兼报文史类,但要先填报艺术类;体育类可兼报理工类,但要先填报体育类;专升本专业只能在统考科目和专业课加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而且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段到第一志愿学校参加专业课考试,专业课成绩对第二志愿学校同样有效;高中起点本科可兼报专科,但要先填报本科,因为本科需要加考史地综合科目。
考生还要注意总分与相关科目分数的关系。有的考生高考总分虽然已经达到录取线,却由于报考专业的相关科目分数偏低,不能被录取。外语类院校,往往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
除了一、二志愿,如果考生希望有学上就行,就一定要填“同意调剂”,避免“死档”。没有特殊要求的考生,可在“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栏内选择“同意”,“同意调剂的条件”栏内不作任何选择。否则就要选择具体的限制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