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应对技巧
|
来源:网络 2010-1-11 17:15:00 |
|
(一)重点内容
1、第一层次(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增值税和第十二章企业所得税。
这两章的内容就学习来说,一是内容多,二是有难度,就考试来说一是分值高,基本都在25分以上,二是较复杂,要点多并且有相互的内容结合。
2、第二层次(次重点)章节是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由于优惠政策和补充文件比较多,同时教材的作者过于追求教材体例上的统一,没有考虑个人所得税分项征税的特殊性,使得该章显得凌乱,部分难点又没有例题说明,初学者会明显感觉理解有难度。
3、第三层次(比较突出)章节是第三章消费税、第四章营业税、第十四章征管法
这几章的特点是教学难点较少,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内容有一定交叉,题目可大可小,可易可难,可清晰可隐蔽,可独立可综合。就考试来说,这一层次的各章得分在5到10分之间。
4、第四层次(普通)章节是其余的章节
一般篇幅不大,内容比较单一,计算也比较简单和直接,灵活性不是很强,但是其中的关税和土地增值税还是有一些计算问题需要大家重点掌握。就考试来说,一般这个层次各个章分值在2、3分,最多不超过5分。 (二)难点内容(包括难理解和难记忆的内容)
1、增值税法中的特殊征税范围、出口货物退(免)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等。
2、消费税法中的计税依据与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关系。
3、营业税法中的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及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
4、关税法中的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及适用税率的确定。
5、土地增值税法中的扣除项目及速算扣除系数的运用。
6、印花税法中的税目与税率。
7、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资产的税务处理等。
8、个人所得税法中的按次征收的所得其次的确定、一些特殊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来源地判定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9、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法律责任。 |
|
■相关链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