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许多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甚至智力优等的学生在学业方面却表现得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和家长误解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或品德有问题,是故意的,因而常遭惩罚。就读于我市某小学二年级的孟男,学习努力,在校听从老师的指令,能独立管理自己,但就是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他写作业缺笔少划,阅读时漏字、增字、前后颠倒,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有时考试时,他竟然能把整道题丢掉,事后又说没看见这道题。家长又气又急,对他惩罚和打骂,然而他就是改不了。
孟男的表现属于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障碍,是脑神经系统发展异常所致,并非打骂可以解决的,只有进行相应的视觉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据资料显示,大约5%-1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常见的表现为:
1、书写障碍
考试时把整道题丢掉,事后他们说自己没看见这道题。
2、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人数最多的。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听写与拼音困难,或朗读时增字减字,要用手指着书逐字阅读。他们在下棋和玩电脑游戏方面头脑很灵,但写作业及听讲方面成绩极差。这类孩子由于不能有效地阅读,随着年级增加,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3、数学障碍
这类孩子在机械图形与数学任务上能力落后,记不住人脸的图形,交往能力差。他们可能爱读书,也会讲故事,但解决图形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差。
遇到孩子学习表现不佳,家长和老师不宜盲目责怪,首先应寻找其原因,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识别和评估学习障碍儿童需要到医院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一般的评估诊断方法是进行智力、学习能力、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监控能力等方面的测验。科学测验完后,应分析与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相关的社会、家庭及自身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教育及行为能力训练——最好在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机构的指导下,给予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指导。必要的话,也可去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相关的训练,从根本上改善孩子学习不佳的状态,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