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日报社“21世纪·学而思网校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风采大赛暨关岛旅游文化节分赛区决赛顺利完赛。人机对话模式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被广泛引入本次线上比赛,科技正在改变传统英语赛事的举办模式,推动着教育的进步。
本次大赛由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文报》与学而思网校联合主办,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参与命题,这是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近年来首次在国内深度参与此类竞赛并颁发证书。大赛中,共有两万名选手参加复赛,并有近四千人进入到决赛阶段。其中,39个分赛区的决赛十强选手,都可获得由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与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参赛证书;决赛冠军将参与2018年1月6日全国总决赛的终极角逐。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将汇聚北京一决高下。全国总决赛前十强的选手将受邀免费前往美国关岛游学。

本次分赛区决赛环节,因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而受到全国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决赛主要分为“演讲”及“评委问答”两大环节,选手通过电脑专用客户端进行比赛测评,每1位评委负责对4位选手进行考核,考核重点为选手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
大赛评审认为,决赛使用的线上直播考核模式,使比赛评测更客观、有效率。

“我第一次参加这类新型考试,感觉非常有趣,在电脑前用英语演讲更为自如。不会有外在因素干扰,更利于发挥。”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二(12)班的分赛区选手陈煜铭表示。
“线上竞赛的锻炼可以帮助孩子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情况更加了解,及早发现薄弱环节、找到短板,并及时加强、补充不足,不断提升英语综合水平,还可以提前适应考试改革新形式。我们还发现,在比赛中表现较好的,多是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如北上广等,学生能应对自如,他们的知识涵养好、英语整体素质好。一些资源欠发达地区确实要相对滞后。”决赛评委孙老师表示,学而思网校的线上教育模式,则可以打破地域局限,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不会因为孩子不在教育机构所在地,就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这些是家长力量不能解决的。
“数据驱动是未来教育的重点,互联网+也必然是趋势,线上比赛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英语中高考改革更看重口语能力,在线对话的考核形式以及其带动的平时训练,有助选手们提升语言能力,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应试技巧,像这样的线上比赛打破了客观存在的地域性,为学生节省了路程上的时间,也会为学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小学版主编袁一蕾指出。
袁一蕾还认为,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使用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选手在演讲方面做得都不错,但是在与评委的交流上,就不如演讲那么顺畅,这说明,学生需要习惯运用英语思维,用思维支配语言交流,这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而思网校英语产品部总监周楠表示,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及丰富的国内外资源的不断引入,“让孩子真正拥有受益一生的能力”为出发点的学而思网校,需要重塑老师的教学之法、学生的学习之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本次大赛面向全国中小学展开,让不同地区的所有孩子可随时随地在线参赛、平等较量,让他们感受到教育资源公平的重要性。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也是学而思网校英语教育的方向之一,目前,有超过500万中小学生正在学而思网校高效学习,技术会为他们拉近距离,打破时空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