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随着外语普及,双语小说阅读渐渐流行
|
来源:新民晚报 2009-3-14 8:55:00 |
|
从学习单词到品赏文笔

《返老还童》封面

《芒果街上的小屋》封面
将英语小说原文整篇附在译文后,这样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多本双语小说的畅销代表了市场的积极反应,也促使出版社转变思路——外语教育已经普及化,出版双语小说,不再强调“学”单词,而是讲究“品”文笔。 畅快阅读无障碍 若干年前,在公交车上捧读英语小说,或许会引来羡慕的眼光,这样的情形现在看来稀松平常。“就像电影,本来电影院播放的都是译制片,中文配音,现在更多观众接受了原版加中文字幕的影片。受众希望得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份渴求在出版领域也日渐凸显。”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负责人黄昱宁分析道。 以往的中英对照读本,一页中文夹一页英文的排列方式影响读物的完整性,人为制造阅读障碍,出版目的主要是外语认知和学习。现在则是从欣赏小说文笔的角度下功夫,让读者取得和阅读中文书籍一样的畅快感。 选准题材销量大 目前,双语小说的出版尚属试水阶段。黄昱宁指出,出版双语小说需要考虑多种元素,文体风格独特、篇幅不太长的大师代表作会受到编辑垂青,如《返老还童》作者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其独有的行文风格也只有通过大师的英语原著才能品味到。另外,小说本身也要有足够的流行度,或紧跟当下的新闻话题。这后两项条件,以往并不被看重,以前为满足教学需求而出版的双语图书往往是古老的世界名著。 从图书市场看,南京译林出版社的双语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圣诞忆旧集》的销量同样令人鼓舞。上海书城工作人员说,近期双语图书销量明显上升,最突出的是《书虫系列》和《心灵英语系列》。“豆瓣网”网友也反映,原版小说价格昂贵,双语小说是福音。 “咬嚼”译文有乐趣 还有一则无心插柳的收获:对于引进的外语小说新作,原先国内读者只看到译本,如今前后对照,对小说翻译者的要求也拔高一大截。出版方务必严格审核译文,“如今乐意在译文和原文中咬文嚼字的大有人在。”据悉,上海译文社《小王子》英法汉三语版图书正在制作,日语版双语小说也已排入出版计划。 |
|
■相关链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