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论文 >> 教师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碎片之一——教育的起源
来源: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华阳学校赵明江     2019-4-25 16:05:00
 
  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劳动,产生于劳动实践中的经验传授。为使劳动者更好地学习掌握劳动方法和技能,就有了经验传授,这种经验的传授就是教育。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尸子君治篇》)。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卷一)。《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育)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周礼·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筑氏为削,冶氏为戈戟,凫氏为锺,段氏为镈,桃氏为剑。攻皮之工:甲、皮、鼓、阙;设色之工:画、繢、染(鸟羽)、沤(丝);刮摩之工:(造)圭(珪)璋(类)、阙、矢、磐;搏埴之工:甑、甗、簋(类)……最初的教育是在劳动中进行的,劳动和教育融为一体,人们就在这样的劳动中学会生存和创造,这就是学校产生前的教育——原始教育。 

学校的产生

生产力、语言文字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对劳动者进行生产、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教育,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国家安全及人才培养等,对社会群体进行集中教育、管理、学习、训练(射箭)就成为需要,教育渐渐演变成独立的意识形态活动并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机构——学校。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出现了学校的萌芽,早期的学校(教育场所)如”“成均”“等。庠,古代最早的养老和教育场所。《礼记》:虞氏(舜)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说文》: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据古籍记载:成均,五帝之学;序,夏朝有序,《孟子》:序者,射也。序,古之习武的学校。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古代学校逐渐发展成完整、高级的学校,如古代国学、大学、乡学、私学等。

教育与劳动分离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学校的产生,社会成员等级差别的形成,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成为管理者和教育者,这就是早期的官(早期的老师由官吏担任)。这是教育脱离劳动的开始,以后的教育便朝着做官方向发展。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造就了劳心者劳力者两个对立阶层,劳心者不劳动却占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享有教育成为统治阶级——贵族,劳力者遭受生产资料、劳动产品、教育和人身自由等多重剥脱沦为被统治阶级——奴隶和无权享受教育的平民。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教育的错位、阶级剥削压迫严重打击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怠工、逃亡、破坏生产工具等阻碍了生产发展。

奴隶社会,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奴隶和平民无权享受教育。春秋时期产生的私学,是教育的重要补充,但也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占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平民是不能享受任何形式的专门教育的,只能接受实践经验传授(父传子)。

古代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其源:一则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也。典、谟、训、诰、礼制、乐章,皆朝廷之制作,本非专为教民之用。古金縢玉册,藏之秘府,悉以官司典之。士之欲学者,不知本朝之家法及历朝之典制,则就典书之官而读之。礼在瞽宗(瞽宗:商代的大学。引者注),书在上庠是也。秘府之书,既不刊布,而简册繁重,非身入清秘不能窥见,此学术之所以在官也。学术既专为官有,故教育亦非官莫属。《周官》曰: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师儒皆对民而言,则其非民可知——(《中国教育史》卷四)。民无教,国不兴,史无前。

民无知识,生产经验、劳动技术不能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载,更无法上升为理论。缺乏理性认识的劳动者,实践只停留在感知层面,思维和创新能力很难获得提高。缺少知识工具和理论指导,生产经验、劳动技术不能自行学习、研究、运用,而只能依靠父传子、师带徒方式传递。父传子、师带徒,一代一代,代代相传,亘古不变。历史也定格在这不变中。

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人们不需要知识或科学就能从事生产,生产劳动本身并未向学校教育提出任何要求,学校对农工也未提供任何帮助。古代虽有书、数、天文等文化科学知识,但由于学在官府,无法将这些知识有效运用于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率。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使劳动生产力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在重政治轻经济的古代,生产力几乎没有任何提高,刀耕火种,肩挑背驮的生产方式延续了五千年,直至20世纪仍在继续,经济发展异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传统政治制度和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乡里学校,一些尚未完全脱离劳动,忙时劳动闲时学,这是教育与劳动仅存的一点联系。《尚书大传》卷五《略说》:耰锄已藏,祈乐(释:当为新谷)已入,岁时已毕,余子[释:犹众子也]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 ——摘引自《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教育假设

假如教育在学校产生后仍能保持与生产劳动、科学实践密切结合——如墨(墨子)家教育——历史将在这里重写;假若有墨无孔(孔子);若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重政治思想,轻经济科学的传统统治;如果现代中国不是选择传统应试而是选择科学教育,中国乃至世界也许不会在几乎一成不变的历史长河里痛苦挣扎,世界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世界,或许发生许多次翻新,超越许多个世纪,缩短许多倍进程,或许几千年前的昨天,就是现在的今天;现在的今天,就是数千年后的未来。可是因历史的一念之差而差之万里。或认为这很不现实,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可能——假设以存在为基础,以可能为依据——墨子和现代科学便是假设结果的可实现者和实现者。墨子发现并走出了一条科学、实践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有力证明。现代科学已将假设变为现实:短短二三百年,远远超越了几千年历史。或认为不应该用现代眼光看历史问题,但墨子告诉我们,用现代眼光看古代历史怎么也不过分。纵观中国古代教育,除了墨家,皆属政治文化、传统应试、脱离劳动实践的和本本的而非科学的教育,所以从未出现过现代教育那样的奇迹。事实证明,只有科学,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科学,才能把假设变为现实。

教育脱离劳动实践自学校产生开始,经历了数千年漫长岁月,至今尚未真正回归本源。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