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教案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改革开放30年见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8-12-4 16:49:00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但总体来说,高教战线对究竟应该怎么做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同时,21世纪即将到来,在经费不充足的条件下,必须思考新世纪的高等教育究竟怎么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学校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坎儿上自然地提出来的。”周远清说,我国高等教育选择“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之路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的大学有没有清华、北大是不一样的

    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于1995年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一年年底,周远清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主管高等教育。“‘211工程’是我国政府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重点建设’,而不是‘建设重点’。”周远清说。

    在“211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渐渐感觉到,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大学有清华、北大和没有清华、北大是不一样的,”周远清说,“中国有带头羊的说法,作为带头羊的一流大学在方向上、师资上、队伍上、科研上,乃至办学理念上都有可能走在前面,起到引领的作用。”

    事实上,在“985工程”提出之前,一些高校已经在酝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在1995年左右,提出202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北京大学于1994年在全校第九次党代会上把“创建一流大学”作为学校的整体建设目标。然而,要创办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其代价是极为昂贵的,单靠一所大学自身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这一目标变为政府的政策目标,才有可行性。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欧亚各国竞相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我国提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前后,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纷纷提出各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并加强了投入。如日本制定了卓越研究中心计划,韩国提出了头脑计划,英国也提出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德国把建设顶尖大学作为提升高教水平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建设10所世界顶尖的精英大学,这10所大学和国际顶尖科研中心将在2010年前,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获得19亿欧元的经费。欧盟还通过《博洛尼亚协议》,打算统一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以增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已经站在了国际竞争的舞台上,面对着更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985工程”,一期包括两所学校。彼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把清华、北大的校长找来,宣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项目,即“985工程”正式启动。

    周远清介绍,此后,“985工程”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985工程”进一步的说法。其建设学校也从两所扩展到了“2+7”---1999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使其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

    进入21世纪,“985工程”又不断拓展,其建设学校也不断增加。

  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5倍,科研经费增长7倍

    时间来到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985工程”恰逢10周年,而“211工程”也在今年开始了三期建设。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谈及10年来的成就,周远清深有感触:“我从副部长的职位上退下来以后,至立同志曾经叫我到一批学校走了走,专门调查,调查以后,我深感‘211工程’、‘985工程’对中国的高等院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SCI论文发表数增长了近7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了近5倍,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4倍;一批重点学科实力明显增强,按国际可比指标SCI论文发表数统计,有40多个学科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11工程”学校承担了全国1/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1/3的“863”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一、二等奖的数量占全国的1/3……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周远清说,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以清华大学为例,跟以前的封闭状态不同,现在的清华,每年有800名境外的教授在学校讲学、带研究生;2005年,9位诺贝尔奖金得主、20位高水平大学的校长访问了清华,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现在清华每年的教育经费有几十亿元,这在十多年前是没有的。

    美国大学联盟(AAU)是国际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群体。通过选择我国28所具有可比性的大学与AAU大学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通过10年建设,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与AAU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科研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差距缩小显著。

    “211”、“985”是中国高校大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211工程’、‘985工程’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大发展的重要环节,我把它们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发展的第一项。”周远清说。

    为什么把“211工程”和“985工程”归纳为“大发展”?周远清解释道,说“大提高”不能全面概括其作用和意义,事实上,通过这些重点建设工程,一批学校有了大进步、大发展,并且整体上提高了高等院校的水平,拓展了高等教育事业,使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一批学科确实上了水平,形成了平台,创造了科研基地,有效地稳定了人才队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上越走越宽。同时,因为有了工作的地方和国际交流的项目,也吸引了很多留学生学成归国。“那几年,大学教师的待遇有了迅速的改善,收入增长幅度也很大,一下子比公务员高多了,比我高多了,”谈到这里,周远清笑了,“我对此很理解、很欣慰!”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周远清用了9个字: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在他看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基础。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到进一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发展沉淀给我们的真理---周远清概括为4句话: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导。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