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4号下午在他下榻的酒店与曾经到中国学习过的近30名阿尔及利亚培训生代表欢聚一堂,与他们座谈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留学生代表凯布什曾经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学习4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取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他说,给他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是中国人的助人心、宽容心和爱国精神,还有中国人的春节和饮食,比如说羊肉串、北京烤鸭和牛肉拉面。 他告诉大家,在中国的愉快经历不仅让他有机会学习了中国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他目前的工作及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世界各国培训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大幅增加,由2003年的1000多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10000人以上。从2005到2007年,共有100多名阿尔及利亚官员和工程师前往中国,参加了60多个研修班和培训班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阿尔及利亚的朋友们对中国产生了深深的感情。阿尔及利亚主流报纸《观点报》记者阿里对中国的幅员辽阔和经济实力感到震撼。而在中国迅速发展的背后,他称看到的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友好的中国。
听了几位阿方代表的发言后,李长春与大家亲切地交谈起来:“大家在座谈当中都感到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第一,学到了新知识。第二,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第三,加深了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中非合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增强非洲各国人民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为非洲各国人民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力度。”
李长春说,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明确宣布了中非合作的8项举措,其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各类人员培训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中方将在2007年到2009年的3年时间内,为非洲各国培训15000名专业人员,并大幅度扩大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名额。仅去年一年,中国就为非洲各国培训了近6000人。座谈会最后,他欢迎学员们能够经常回到中国去走走看看:“第一,希望经过培训的各位,能够成为阿尔及利亚国家各个专业、各个方面的栋梁之才;第二,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中阿友谊的传播者;第三,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中阿互利合作的推动者。希望大家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经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