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日前宣布,2006年,启动“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这项助学计划将募集社会捐款,建立助学基金,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希望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一直坚持“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的宗旨,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贫困、面向学生和面向教育,通过资助服务,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改变命运。到2005年底,中国青基会联合各省青基会在全国累计资助了289万多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学业,资助活动覆盖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大学。此次推出“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标志着希望工程资助对象进一步扩展到职业教育阶段,并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希望工程资助服务体系。 资助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在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希望工程启动职业教育助学计划,对形成官民并举合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将在全国选择一批国家或省级教育部门评定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开设“希望工程班”,采取集中招生、集中资助的方式。希望工程所选择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有“市场定单”,以保证希望工程的受助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获得收入。青基会在提供助学金的同时,还将提供《希望工程公益读本》,组织受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性活动,培养受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2006年全国希望工程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全国青基会系统提出,要以“专业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希望工程实施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保证专业化的进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合法、诚信、公开、高效”确定为希望工程实施管理的新的原则,并将“治疗——预防、救助——发展”确定为希望工程专业化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希望工程在继续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救助的同时,将重点开展对受助学生的公益教育,包括感恩教育、权利意识和公益意识的培养,帮助受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不利境地,在有能力的时候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一模式还标志着中国青基会系统将动员社会力量,在继续资助农村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学的同时,将重点帮助12000多所希望小学开展文化建设,成为当地教书育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城乡互助的重要支点,成为希望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