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技术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职提前招生考试带来什么?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6-4-22 9:24:00
 
    北京三所高职院校今年试水提前招生考试,计划招六百余人,报名者达四千之多——高职提前招生考试带来什么?

  长期存在的高职与普通本科高考同一张试卷的局面被打破了,北京市3所高职院校提前招生考试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种新尝试。据了解,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汇佳职业学院、培黎职业学院3所高职院校日前迎来报名和考试者4200多人,其中报考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多达3289人,而3所学校计划招生仅630人。北京今年高招改革首推的高职院校提前招生考试“行情”看好,而上海也继去年3所民办高职试行提前招生考试后,今年又将该项试点扩大到6所。

  提前招生究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会有哪些促进?给考生又带来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北京教科院职成教育研究所所长邢晖以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钱玉萍。

  以就业需求拉动招生和规模发展

  “探索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增强对学耙邓匮椭耙的芰Φ呐嘌剿鞲呖挤植愦巍⒂胁嘀氐亟懈母铮俳刂式逃氖凳┦钦獯沃耙翟盒L崆罢猩某踔浴!毕吡剿怠?/p>

  线联平认为,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就业模式的教育。但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仅仅把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当作学历教育来对待,不仅认为层次不高而且就业意识不强,没有及早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这次力求通过对高考招生方法的改革,强化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就业意识,即现在选择学什么,将来就要做什么、用什么,以就业需求引导招生。同时,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向以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转化。

  提前招生更加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邢晖认为,这次考试除文化课外,还增加了专业课测试和面试,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就业导向、适应市场、能力本位、实践为重”等办学特色。在“以就业需求拉动招生考试要求,促进培养过程改革”、“订单式培养”等新的理念和模式下,招生学校根据专业和未来对口单位的需要,增加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同时进行个性化的面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自主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基本要求,如同设置了准入门槛,生源质量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提前招生对高职院校的规模发展和专业建设是一个拉动,这是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新颖、超前、实用、急需是这次3所学校提前招生专业的特点。供需两旺,必然会大大减少流失率;而报考人多,增强了竞争力,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规模发展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促使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科型教育的简单压缩,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线联平认为,这次职业院校提前招生必将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要由过去注重文化教育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次是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设置和学科体系要与经济发展需要、与职场紧缺人才需求相适应,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第三是实现对合格人才标准的调整,过去是按照课程学习的合格率来确定学生是否合格,因而在判定学生是否合格时过多地强调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现在要发展面向岗位需求的职业教育,不仅要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及其能力的考查。

  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双向自主选择

  在报名现场出现了与已往不同的情景,考生和家长都是满怀喜悦地走进高职校园的。考生小陈说,他的文化课成绩一般,参加高考不占什么优势。而对于高职考专业能力,他很有信心。据了解,这些考生对他们所报专业都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特长,从这点看,高职提前招生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高职教育的局面。

  邢晖分析说,以往的统考统招,高职是在“三本”招生之后录取,明显带有层级淘汰的意思。对考生来说,上高职成为多数人的无奈选择。对高职学校来说,竞争和择优录取的机会必然大打折扣。而高职提前招生,一方面给了学生主观上自愿报考高职的机会,使他们变被动选择为主动选择,在感觉上会比统招录取好得多;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对学生、对学校无疑都是提前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使学校把握了考试招生的自主权,对考生的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都可以自行把握,针对性、效能性会大大增强,符合“适销对路”的职业教育要求。

  钱玉萍认为,提前招生是改革高职招生录取方法的一种尝试,扩大了学校自主选拔学生的空间,通过对学生的笔试和面试,能够录取到综合素质好、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同时让一部分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

  (稿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 复旦20%新生可转专业体检不诚信取消入学资格
  • 农村学生弃高考去打工乃是自救
  • 江西18所高校今年将招收3580“专升本”学生
  • 中国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减少支付环节
  • 陈至立强调做好三峡库区移民教育工作
  • 合肥:英语等级考试 成绩即将公布
  • 安徽:47名违纪考生 自考成绩取消
  • 两名小学生午觉吵闹被赤足罚晒 当事老师将被辞退
  • 师生关系为何如此不堪 老师找学生谈话被打骨折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