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台盟广州市委
提案:《大力扶持工读学校、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提案。
从2001到2005年,广州市法院判处的未成年犯人数从935人急剧上升到1 796人,5年间几乎翻了一番!本应天真无邪的青少年,却制造出桩桩骇人听闻、丧失人性的惨案,如涉
世未深的“花季”少女一再沦为贩毒团伙的毒品运输机,给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敲响警钟!
与此相对应的是,挽救“边缘”青少年的工读学校在广州市供不应求。
据调查,目前广东省只有2所工读学校,而广州只有新穗学校唯一一所工读学校,对“问题孩子”,学位只有120个左右,但矫治成功率高达97%.而据调查显示,广州市约有3000人需要入读工读学校,供求矛盾相当突出。海珠区不少中学领导已连年提出,广州只有一所工读学校,“新穗学校”
每年至多分1—2个指标给学校,杯水车薪;未进“工读学校”的“边缘”青少年、严重影响一大片师生的正常教学秩序。
对策:将工读学校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工读教育,制定有关政策和工读学校建设规划,切实把工读学校办成教育、矫治、挽救“边缘”青少年或未成年犯人的阵地;并从市财政的教育经费、建设用地中拨出一部分,用建设示范性高中的力度加大对工读教育的投入,让教育与公安、法院等部门携手,扩展、增设因材施教的工读学校。
面向初中生的工读学校也可上下延伸,招收“高小”的行为偏常生读“预科”,办职业高中类学校,使15—17岁的工读生有一技之长,转化后融入社会自食其力,避免失学旧病复发。
工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市教育局、广州大学可首开先河,把建立培养工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提到议事日程;利用社会资源,与团委、“关工委”、公安局、法院、新穗学校等联合办学,脱产与业余、学历与继续教育结合,高效培养优质师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