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考“自主招生”而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高校和高中均持谨慎态度——
近日,海大正在进行自主招生选拔,国内很多高校也都在轮番考试中。“自主招生”这个词好像越来越有诱惑力。一些学生频繁“赶场”,有的甚至坐飞机“赶考”,花了不少钱也耗了很多时间。
家长陪考“南征北战”
5日,记者在海大自主招生选拔测试现场看到,上午考试入场前,新教学楼堵满了人,几乎每名学生身边都有家长陪着。考试开始时,送考的父母在场外等候。
来自聊城的刘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在聊城一中上学,学校有20多名学生前来考试,基本每名学生都有家长跟着,“没办法,让孩子一个人来不放心啊。孩子下午面试结束了,晚上还要乘火车连夜赶回去。”
外地的学生和家长都来了,本地的家长更是不示弱。一名青岛学生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一定要陪在他身边才放心,前几天还陪他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坐飞机去的。据称,为了自主招生考试,差旅费、生活费什么的他们一共花了近万元了。
一名来自天津的考生家长告诉记者,海大是孩子的第三所自主招生考试院校了,后面还有一所,到现在为止花了得有上万元了。
报名录取“水涨船高”
“没想到今年报名的学生有这么多”,海洋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范其伟告诉记者,今年经初选确认来参加考试的有904人,比去年多了400多人。
与高校自主招生门前拥挤相对应的是,岛城一些中学今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突飞猛进,尤其是对海大情有独钟,据悉,青岛二中和青岛58中各有一百多名考生报考,青岛19中和青岛1中、9中等学校也在数十名之多。
据悉,海大自主招生报考人数的暴涨,远超录取人数的增加幅度。海大去年的自主招生录取学生是160多人,按照计划,今年招生人数也就是在190人左右,报名人数的狂增,使得今年的录取率将从去年的31%降低为20%左右。
高考不胜“前功尽弃”
记者从海大获悉,去年虽然有160余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但实际这些学生中考入海大的不是很多,一部分是因为高考成绩达不到海大的要求;还有的考生是在高考中发挥出色,比如考分达到了北大、清华等院校的录取线,于是就临阵倒戈“叛逃”。
对此,范其伟称,对于“跑单”的学生,目前还没有相关措施,海大的态度是体谅;对于没达高考分数线的同学,有不少是很优秀的,对这些考生只能表示遗憾了。
其中滋味“喜忧参半”
据了解,截至目前,青岛2中除48名学生被北大、清华、浙大等名牌高校保送或提前录取外,还有14人获得北大和浙大的自主招生资格,将在高考中降分优先录取。青岛58中的自主招生收获也颇丰,目前也有十余人被录取。
青岛58中高三级部赵主任说,今年是58中实现自主招生跨越的一年,学生取得的成绩不错,但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花费了一定的钱财不说,还分散了一定的精力,会影响高考复习。
高校有关招生人士提醒,自主招生是高校抢生源的方式之一,抢的是绝对优质生源,真正能通过考试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只占所有考生人数的一小部分,而即使获得加分资格,高考这一关仍不可回避。特别是在分秒必争的高考冲刺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赶考,考生一定要量力而行。(记者 巩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