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一:60多所学校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从今年将全面推进和实行,中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情况,灵活地通过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目前本市60多所重点职业学校全部或在骨干专业实行学分制。本市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试行学分制以来,先后在一个区和11所中等职业学校分别进行了试点,形成了一套学分制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和在中职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经验。
新措二:企业学校开始联办专业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目前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这也就意味着中职学生一进校门,就知道了毕业后要去的工作单位。比如北京市交通学校与丰田、大众、通用公司合作,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与奔驰、现代公司合作;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合作等,引进培训课程、教学方法、实训设备,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等。
新措三:专项经费引进高级技师
对于制约和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匮乏现象,今年将有望得到缓解。今年市财政将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引进、聘任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担任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未来几年本市还将倾力培养一批高水平职业教师,比如有计划地组织和资助2500名左右教师接受专业培训,或进入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攻读与本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做访问学者、参加单项课程学习等研修活动,选派500名左右教师到国外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等。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专项经费50亿元以上,其中支持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支持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资助郊区农民培训、创建学习型城市项目补贴等30亿元以上,支持重点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经费20亿元以上。今年,市及区县财政每年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不低于30%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