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浅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来源:新浪 2005-8-4 13:57:00 |
|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黄炎培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他在二十世纪初就积极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认真总结中国自开办新教育以来的问题和教训,经过他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成熟与完整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从对社会影响来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到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乃至野无旷土、市无游氓,社会国家的基础由此而确立。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来讲,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消灭贫困,并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在当时现状的中国,黄炎培的主张虽然充满了幻想,但的的确确表达了他力求改变中国教育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 对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该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一贯的是指应该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要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连贯体系。其中,进行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主要区别,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整个的是指不仅要在学校体系中应该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并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应该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正统的是指职业教育的地位应该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总要求。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十二个字,即“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论的核心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同时也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职业道德与智能,使职业者能够胜任和热爱承担的职业岗位,从而能够有所创造发明来造福于全社会和全人类。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特别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了教育目的观上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他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的崇高境界,实现子‘谋生”与“乐业”的完美统一。还包含了他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次序的美好心愿,表现了他的社会观和教育观。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顺应时代的变革,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又及时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来服好务的思想。 (三)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一是他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必须与社会进行沟通并为社会服务,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和办学形式上都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二是他认为办职业教育不仅要从发展资本主义商业着眼,还必须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他提出职业教育的重心应在下,真正“为大多数劳苦民众服务”,“要推广平民教育,主要从他们生计问题上着手”,体现了他爱国爱民的民主主义思想,说明了他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只有提高全民的职业素质,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三是他认为“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不可能在科学之外找到解决办法,他还特别强调要注重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做好职业教育中物质和人事等方面的各项工作。 (四)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在不断实践、总结、探索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主张,来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体现了一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后来职业教育教学原则的制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关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教育理论,是黄炎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炎培非常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他认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提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概括为“敬业乐群”。“敬业”就是要热爱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尽心尽责地干好,为社会和人类多作贡献。“乐群”就是要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同时要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意识和“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高尚情操。他认为职业科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掌握,与职业道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了,职业教育也就同时会迷失方向。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振兴中华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国家的职业教育,相继多次下发了关于职业教育的决定、纲要和办法,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成果不断呈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特征,是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教学原则,在当今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补充和提升。他提出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当今职业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被广泛重视,多元化办学格局已逐步形成。他提出的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地位的思想,在当今职业教育中已得到了明显验证,承担初、中、高级职业教育的学校(院)在逐年增加、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大,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得到了社会和公民们的重视与认可。他提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在当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院)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课程已成为在校学生公共的必修课程;公民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时,职业道德已作为必考内容和能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项必要条件。另外,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已被应用于《职业教育法》中,他提出的公民终身接受职业教育的主张,已被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所认可。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对当今和未来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将会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