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智慧妈妈 教子有方
|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7-3-6 16:44:00 |
|
“教育应该从小开始” 徐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擅长绘画、古筝、写作,学习优秀,特别喜欢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是个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出色孩子。 聊起教育,徐女士强调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我从胎教开始就坚持和她说话,听音乐。小的时候就想一些办法培养她的专心度,无论做的怎样都不干涉,并且肯定孩子做出的成果。鼓励是让孩子自信的最好办法。再大点就可以培养她的自觉和自律。比如说和孩子讨论完成某件事的条件,根据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现在我的孩子学习都是自行安排,我从不多问。”另外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均衡发展很重要,“尽量让孩子多运动,合理膳食。在心理上,我认为明辨是非很重要。” 小贴士 古人经常忠告我们:“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等,讲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0-6岁的智力发展最重要和最快速。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当然,早期教育并不是等于多识字、多看书,而是一切活动过程都是学习过程。家长们应该向徐女士学习,鼓励孩子自由地选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教育孩子两个字:坚持 在参与活动的妈妈中,辛女士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她有对双胞胎儿子,其中一个脑瘫。就是这个特殊的孩子先后参加过哈尔滨和上海的特奥会,获得过金牌。记者进门的时候,孩子乖巧地打了招呼。 辛女士说话很平和:“教这样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坚持。”事实上,她的身边一直有各种议论,但“你生了他,就有责任。”“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辛女士这样给孩子定位。凭着这种认知,辛女士试过让孩子上学。没学到知识,却意外发现了他的运动天赋。“那次教练选中孩子参加南京市特运会,结果获了奖。对当时的我那是莫大的肯定。” “他会做很多事,洗衣、扫地、收拾房间……我还带他做过志愿者,想要他懂得回报。现在他会给老人让座,得到帮助会说谢谢。尽管说话不清楚,但我会一直教他。”说着这个孩子,辛女士是平静的,骄傲的。 小贴士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子,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其天赋的独特能力倾向。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发现孩子的才能所在。正如文中的妈妈一样,父母亲要通过多种活动,尝试发现孩子的能力倾向,并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独特的学习和发展定位。只有这样,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才能成为独特的人才。 给他们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 刚听说丁老师家有一对双胞胎男孩,第一反应就是:那你们家不闹翻天啦!丁老师也皱了皱眉头:“是啊!两个男孩子在一起,制造的麻烦绝对是1+1>4!”但是当你看见他们坐在钢琴前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把自己的玩具柜和书柜都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时候,又不得不对这对仅有5岁半的小哥俩刮目相看。 丁老师说,她从来不去强迫孩子做什么,她只是给他们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她要做的就是把好这个空间的原则大门。弹钢琴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兴趣,“我爸爸是专门教小孩钢琴的老师,以前宝宝和贝贝小的时候,就一直看不同的哥哥姐姐在家里弹琴练琴。” 虽然说,两个孩子调皮起来是1+1>4,但两个孩子在一起,会比较容易教会他们懂得分享,懂得照顾和体贴,还有懂得竞争。 本版由教育学博士谷力点评 小贴士 每一个孩子对身边的世界都充满着自由探索和积极学习的乐趣和天性,家庭教育要顺应和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不是通过强迫和压制,而是首先通过孩子的好奇心、自由学习的乐趣去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像文中的丁老师一样,积极引导、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才能使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效。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