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民办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探析民办高校新格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6-5-16 10:34:00
 

  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发展的格局是: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国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和这些年来形势发展的态势,笔者认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格局是:多种体制的学历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终身化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我国,多种体制的民办高等学历教育,现在看来可有七种:

  第一种是国家批准独立建制的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大部分是高职高专校,也会出现一批本科或本专科相结合的民办高校。发展势头良好,现在全国已超过89所。根据目前一些省市提供的信息来看,“十五”期间可能发展到180余所。

  第二种是在国办普通高校中设置的二级学院。我们这里说的二级学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相当大比例的民间资金投入和具有自主运行、自负盈亏机制的新型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十五”

  期间可能发展到150余所。

  第三种是民办高校和国办普通高校联合办学,办特色、优势专业。现在的1280余所民办高校不可能都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高校。但是,有一批民办高校在总体上虽然达不到学历教育的设置标准,然而它们的某些专业办得很有特色,质量也好。像这样的学校,各省市可以运用国务院下放给省(市)自主审批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及专业的权力,支持一些民办高校同国办高校联合办学。让国办高校在民办高校中设置个别特色专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第四种是全日制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是利用社会资源,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规范办学的高自考助学。这是一种“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的开放性、创新教育模式,是反映中国特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创举,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在民办高校有900多所在进行高自考助学活动,预计“十五”期间千人左右规模的全日制民办助学院校,可稳定在600余所。

  第五种是学历文凭考试。学历文凭考试教育也是一种运用自考、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而在考核上实行三级分权体制,目前全国已发展到370所,预计“十五”期间可能发展到400余所。

  第六种是北京、天津正在试办的高等职业双证书教育。这是运用自学考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双证书制是两年达到高自考专科毕业水平、由国家自考委颁发毕业证书;一年达到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水平,由劳动部职业资格考核机构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把自考高职专业的责任和权力交给市考试院。市考试院经过考评,委托有关院校派出有经验的教师,组成专业委员会。由专业委员会提出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考试题库,经过考试院审定后执行。国家为了控制教育质量,在每个专业规定有3-4门课程用文凭考试的考题进行考试。这是一种创新性教育试验。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既有利于培养高等职业性人才,又能保证教育质量。其特点是开放性学历教育与专业资格培训相结合。这种办学模式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七种是国际合作举办学历教育。我国民办高校同国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共建专业,统一学分,在国内民办大学学习基础课,去国外学校学习专业课,双方互相承认学分。毕业时,拿国外合作院(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种教育方式在我国各地已经出现。当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以上以多种体制、多种模式开展学历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都有发展或提高的趋势,民办高校在“十五”期间可能发展和稳定在1300余所。国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将基本形成,但民办高校的总体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同国办大学比较还有相当差距。

  笔者认为,我国民办大学实行学历教育的路子不能都走“独木桥”,国家应疏导好这七条通道,民办高校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校制宜,各得其所”,能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都有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知识更新加速,我国终身化教育将是全世界最广大的市场。一个学习化社会即将到来。国家要大力加强发展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其他各种形式成人教育的推进力度,完善各种终身化教育体系。民办高校的市场意识强,反应迅速,适应性强,办学机制灵活,社会资源的整合效率快,在开辟多样化育才道路方面有更大的机制优势。因此,要更加自觉地去占领终身化、多样化的教育领地,开拓广阔的教育空间。

                                                            

■相关链接  
  • 透视象牙塔里的爱情基金
  •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 “超女”是否破坏了中国教育?
  • 《北京文学》探讨底层写作
  • 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昨揭晓
  • 北航艺术馆落成 首展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
  •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大型征文活动启事
  • 我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
  • 近 邻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