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就业焦虑让大学生遭遇学习迷茫
来源:新快报      2006-5-16 9:50:00
 
     “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也许时间未到,到时候可能就知道了。”

    找工作时简历太薄 看专业书花精力太多?

    “上大学3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长春某师范院校文学院学生吴海燕一脸迷茫。对于大学生而言,“该学什么”,似乎本不应成其为一个问题。但近日记者走访吉林几所高校发现,与吴海燕具有相同感受的大学生为数众多,“不知道该学什么”,竟成为不少高校学生的普遍困惑。

    吴海燕实际上很勤奋,她每天早5:50就起床准备学习,3年来,除专业课与英语外,她还尝试学习过韩语、德语,计算机系列的photoshop 、flash 等,但每门都未能坚持一个月便放弃。“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随大流,为了找工作而去取得计算机二级证或其他各类等级证书呢?还是学习一些我个人非常感兴趣、但从短期看对现实没有帮助的东西?”这让吴海燕整天处于一种不安焦躁的状态,经常是在书架前浏览了几遍,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吴海燕的一位大四师兄,前一段时期曾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考研。可近来,考研落榜、急于找工作的他,再一次困惑了。他的简历用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写成,只有薄薄几页,没有一张专业课之外的等级考试证书。“我愿意用3年的学习生活,来换一份沉甸甸的简历”,他后悔看专业书所花精力太多,“早知道我就不这么学了,该多考几个证书”。

    考一堆证书运用好人情世故比学好专业课重要?

    吉林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的谭喜鹏倒是已拿到许多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与计算机二级证,但他仍感觉“不知道再学点什么好”。“身边很多同学都考了计算机三级和托业考试,目前看,我找工作的砝码还不够。但到底是这些证书重要,还是专业课重要?”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的一位学生,大二开始就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他把大量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在学校学什么?最后拿个学历就行了。如今找工作,用人单位都要求有从业经验,与其埋头在校啃枯燥的书本,不如到社会大熔炉里历练两年,看看人情世故,积累点儿人脉资源。”

    “我们到底要学什么,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东北师大新闻系学生魏晋认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迷茫,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存状态,学生处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中,却感受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沟通非常少,学生们又如何知道学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当大学生思考学什么的时间,超过思考怎么学时,社会和学校同样需要反思。”魏晋说。

    高年级就业焦虑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学习迷茫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迷茫,在起因上,与高年级学生有明显不同。如果说,大三、大四学生往往因“专业还是就业”而矛盾,精神处于一种浮躁状态;大一、大二学生则多因缺乏学习动力而迷失方向,他们尚处于一片懵懂之中。

    “学习?我现在没怎么学习,学什么啊?”国际关系学院大一学生晓芳听到记者的问题笑了:“我们现在就知道玩,偶尔上上自习,看看号称‘很重要’的英语。大家多数时间是谈吃穿,偶尔谈谈学习。”“在大学该学什么?也许时间未到,到时候就知道了。”

    学历史的胡同学说:“这学期专业课很多,感觉特别忙,总想一次性把所有课都看完,但往往都学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学,更不知道学什么以后才能有用,所以索性什么都不看。”

    “我们就是太空虚,老师指导也不够,没人管,挺没劲的。”吉大社会学一位大二女生在图书馆看了一下午的时尚杂志,并未像计划中那样背单词,看本专业的图书。虽然学习计划经常如此流产,她仍无所谓地说:“看小说、杂志是一种享受。反正考试就考书本上的内容,考前背背就可以,用不着怎么学习。”

    “被人牵着鼻子学习”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有关

    “现在学生大都不知道该学什么,老师不开书目,学生就不知该看什么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奇文教授感慨。该院副教授黄凡中认为,“被人牵着鼻子学习”现象与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有关,“做什么都习惯去等,很少主动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因此他们听完老师讲的内容后,就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缺乏主动性。”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院每周三下午开设一门名著导读课,告诉学生“该看哪些书,怎么看”。此外,还让本科生选择教授作导师,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学习。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之惑,东北师大教育科学院博导孔凡哲表示,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机制来克服这一问题。一方面,大一即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并开展就业形势培训,帮助他们及早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危机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动态,明确学习方向,免得大三以后坠入就业焦虑,在学习上“抓狂”。

    “缺乏很好的专业课学习能力,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共同问题”。东北师大教授何明强调,很多大学生都在单纯为找工作而功利地学习,但社会变化非常快,今天学的,后天就可能被淘汰掉,所以大学生在校时不能只打短平快,还要扎扎实实学好专业课及选修课,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功底与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并取得成功夯实基础。

■相关链接  
  • 孟二冬何以感动我们
  • 职场观察:啃老耻 自立荣
  • 纵深报道:七问“论文迷局”
  • 八大妙招 帮你减少高考压力
  • 让孩子沐浴赞许的阳光
  • 透视象牙塔里的爱情基金
  • 中国现代家长的十大类型
  • “硕博村官”需要一颗平常心
  • 论文黑市探访:与金钱拥抱 有自己的市场规律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