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第一中学小明等8名学生受到校外青年“七七”的勒索,虽然该校保卫处已将“七七”抓获并扭送至派出所,受害学生家长却十分担心孩子的处境(详见本报1月4日A9版)。报道见报后,不少学生家长纷纷致电本报,自己小孩经常遭遇校园保护费等校园暴力问题的困扰。
今日上午,长沙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指出,校外保护费问题是由“问题少年”引起,政府机构牵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方协作才是整治这一社会顽症的良方。
“大哥”多出于问题家庭
“教育部门很早前就察觉到校园保护费问题的存在。”长沙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一名姓王的负责人表示,同学间收保护费行为较少,主要是个别学生受社会青年的胁迫。“校园保护费集中突出了收保护费者的现状。”王先生介绍,“通常,所谓的大哥不过十七八岁,因各方原因缀学在家,过早地走向社会,误入迷途,他们的情况让人痛心。”
王先生表示,教育部门曾对长沙市中小学辍学问题做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放弃管理孩子、父母不良行为以及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是学生辍学并成为“问题青年”的三大主要原因。
支招一:要敢于揭发
市民周先生对受害学生和家长不敢说真话的做法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某学校保卫处工作,当学生遭遇勒索时确实很少检举,而家长因担心小孩遭到报复,在警方介入调查时,往往不敢说真话。
“社会黑恶势力伸向校园,归根到底还是社会治安的问题。”周先生表示,对于受害学生和家长来说,制止校园保护费关键是要敢于揭发。“那些校外青年不见得真有多厉害,他们的‘组织’也不见得有多严密,只要抓到一个、成功一次,孩子们的信心就增强一些。敢于揭发,穷追猛打,这样才能弘扬正气!”
支招二:“三足鼎立”
长沙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表示,解决校园保护费问题不能光靠学校,得加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足鼎立,缺一不可。政府应把青少年校外管理细化落实到各个社区、办事处,将单亲家庭、辍学少年、“问题少年”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当家庭放弃他们的时候,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管理。比如,社会应该多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些健康的活动场所。”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孩子有了好去处,收保护费的‘大哥’自然少了。”
支招三:加强自救意识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王英帅律师建议,学生在遇到学生被抢、被勒索时,应该有防范和自救意识。家长和学校应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最好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钱物;放学后不要走人少的小巷和在外独自逗留,最好约上几个同路的同学一起回家;如果真的遇到勒索事件,建议学生以生命第一、钱财第二的态度去应对,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要尽量记住勒索者的体态、容貌特征,事后及时报警,以便警方得到较完整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