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发展农民教育应树立三种新型观念
来源:     2008-1-9 11:55:00
 
 发展农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应树立三种新型的农民教育观念。

  一、树立大农民教育观。目前农业和农村的概念和内涵均发生了变化。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概念,而是“农、工、贸”结合,第一、二、三产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农村这个概念也不是专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聚居地,而是人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质交换市场。因此,农民教育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树立大农民教育观,适应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农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走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格办学的路子。

  二、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农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现代农民”这个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农民”除需具有一个农村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知识,即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基本应该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二是有道德,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知荣明耻,有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观。三是有技能,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如机械、加工、修理、电焊、电工、家政等。四是懂经营,会管理。懂得市场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经营理念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五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有新思想、新观点,敢闯敢干,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六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和沉着应对农业经济中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三、树立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教育观。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农民教育必须面向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源不仅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服务,同时要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办学上要把知识经济和农业科技革命的新理论和知识创新意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教材编写要及时充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等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体现当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富有地方特色,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培养人才上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让培育起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直接服务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者:周文祥 系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