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4名中学生的示范,从社区餐馆中回收的废弃食用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加工”,变成了等待凝固的肥皂。昨天下午一点半,北京市十三中的老师和同学向丰汇园社区的居民们传授了这个生活中变废为宝的小窍门。
“快瞧,这不是我们吃水煮鱼时剩下的油吗。”在丰汇园居委会干部的帮助下,北京市十三中的同学拎着一桶刚从餐馆中回收的废弃油,走进了社区活动中心,在七八名社区居民好奇目光的注视下,同学们手把手教社区居民们把废油制成肥皂的几个步骤。
只见他们戴上橡胶手套、烧起电磁炉,向废油中倒入清水,再将大块的烧碱投进去,在不断搅拌中加入盐、糖和面粉,20多分钟后,这些棕黄色液体经过过滤以后被倒入容器中慢慢凝结。“肥皂在7-10天后才能完全固化。”一名同学现场解释说。“以后家里煎炸后的废油也可以留着做肥皂用了。”社区居民说。
带队的李老师表示,这些自制的肥皂因为不含磷、界面活性剂等化学成分,在使用时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由于是用废弃的食用油做成的,所以减少了废弃食用油的流通和非法再加工等不法行为的泛滥。“我们把这个配方教给社区居民,以后大家自己动手也可以制作出环保肥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