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宝鸡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姚引良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市长王宏主持会议,副市长刘桂芳做工作报告,市领导孙惜玲、田志刚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市把教育作为一项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认真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市教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截止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4.92亿元,新建中小学校舍71万平方米,扎实推进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西山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作,全市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渭滨区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考核评估,眉县、凤翔县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建成28个省级教育强镇、55个市级教育强镇、487所市级农村示范学校,目前,全市“两基”工作全面完成,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以高中后勤社会化改革为突破口,吸引社会资金建设高中,加强普通高中建设,从2003年到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7.99万人增加到9.83万人,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12所,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累计投入1.36亿元,建成11个县级职教中心或综合职业学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达到了2.96万人,启动“人人技能”工程,多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年培训31.5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2万人,“宝鸡技工”享誉省内外;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目前全市共有民办教育机构339所,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建立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推进教育公平,从今年开始,对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贫困高中毕业生每人资助5000元,对普通高中在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800元,今年政策实行来,全市共有1780名高中毕业生、5708名高中在校生得到了资助,使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姚引良在会上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落实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把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是宝鸡实现“三个率先”,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各级各部门仍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教育工作在农村小学复式班教育、代课教师清退、教育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集中、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建立高质量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以上问题,姚引良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拿出切实的行动,规划教育事业的长远目标,要对教育的投入问题拿出刚性、制度性的安排,坚持专家办教育的原则,下大力气解决全市复式班教学、职业教育的问题,在坚持相关规定,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的同时,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扩大城市、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培养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才,为实现宝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会上,王宏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具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