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警惕初中教育非义务倾向:补课费比学杂费高得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4-10 10:56:00
 
    “现在孩子只是上初一,本来杂费不过100元出头,但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3门课光补课费就是450元,还有动辄10元、20元的试卷费、资料费等。说是义务教育,但实际上还是让人受不了。”12岁的小兰(化名)去年9月开始在安徽省一所县城中学读初中,她的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贴补家用,其父亲每月到手的工资只有600多元,却要养活一家老小,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小兰的父亲告诉记者,下学期孩子就要上初二,照这势头,肯定还会增加物理和化学的补课,一学期光补课费用就要增加到750元,再加上各种杂费,就要上千块了,家庭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小兰告诉记者,尽管一上初中家里人便开始给她念起了“紧箍咒”——上初中可不比小学那么轻松,要认真学习,但早有心理准备的她还是很惊讶:从上学期开学不久,学生们不仅平时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披星戴月”,早晨6时30分到校早读,下午5时才放学回家;星期六、星期日也要被挤占为“补课”时间,时至今日,一个半学期下来,她和同学们早已对双休日“麻木”了。每天一起床就是上学,由于起床时间太早,吃早饭时经常没胃口,偶尔勉强吃一点儿。即使是双休日的中午,也雷打不动做作业,实在苦不堪言。

  小兰还一脸忧郁地对记者说,下学期加上物理、化学,双休日就要补5门课,一门补课半天,连晚上也要上课了,真是可怕!

  初中阶段属义务教育,国家免除学费,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对于有偿的双休日“补课”,大部分学生都不敢缺席,家长们也只能是背后议论,因为“补课”首先是孩子们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动的,虽然教师嘴上说的是让学生“自愿”,但有“两招”却让学生即使不想补课也没办法——一是补课每次都要上一些新课,你要是不补,就会缺课,对学生们来说损失惨重;二是每次补课都要讲解课堂上留的或是试卷上已出现的难题,这些题目在课堂上是绝不讲的。

  记者拿到了小兰最近一次的数学月测试题,试卷难度较大,尽管小兰所在的班级在学校里算是好班,有的学生也只考到18分(总分150分),只有一名教师家的孩子,平时成绩一般,因为有提前泄题之嫌,考了140分,其余学生成绩都在120分以下,近一半学生没有考过及格线(90分)。记者注意到最后的几道题目是比较典型的数学竞赛题,现在竟也出现在每月的试卷中。小兰告诉记者,这些题目如果老师不讲,班上没有一个同学会做,学生家长也做不好,像这次测试的最后一题,就是老师讲了,很多同学也还是一知半解。记者发现,小兰抄录的本次测试中最后一题的答案,尽管最后的结果是对的,但中间明显有错误,但孩子们并不知道老师的讲解错在哪里。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补课的老师为了遮人耳目,一般都是在自己家的庭院中或另租地方进行“课外作业”,一个班级参加补课的学生,除了少数学习跟不上的、自愿放弃补课之外,最少的也有四五十人,等于一个教师每月增加近两千元的“外快”,教师们当然是“乐此不疲”。也没有听说哪个家长向学校告状的,但家长们估计,学校领导是肯定知道的。

  另一名学生家长则有些气愤地对记者说,初中明明是义务教育,但教师们为了创收,把义务教育变成了“非义务”教育,如果仅仅是讲解一些难题,收点儿钱还说得过去,现在竟然还上新课,让孩子和家长有苦说不出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后进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后进学生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小兰告诉记者,班上考18分的同学就没参加过补课。

  4月8日,星期六。记者在这家县城中学暗访结束后返回,正值中午放学时间,路上不时看到成群结队的穿着校服的初中生骑自行车回家,记者一问,这些初中生当天毫无例外地在补课。

  记者熟悉的一名中学教师说,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威力有增无减,前几年高中生学习的激烈竞争态势,现在已经下移到初中,让许多学校的师生都无法像前几年那样平静地推进所谓的“素质教育”。如果初中学不好,考不上好的高中或根本考不上高中,就意味着初中也白念了,而一旦上了较好的高中,按照现在的高考录取率,上一所普通的本科大学就基本保险了,这就是初中教师们的“非义务补课”大有市场的根源所在。

■相关链接  
  • 十二大常见校花类型
  • 预见大学的爱情---主题情景类婚纱摄影
  • 挥洒的青春故事 大学生服务西部
  • 不到6岁就要学经济 幼儿EMBA太离谱引发争议
  • 河南200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添13个考点
  • 福建泉州四六级10日起报 社会生有指定报名点
  • 2006年5月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点分布
  • 上海交大110 年:跨越3个世纪的骄傲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