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寒门难再出贵子,亦非豪门之福
来源: 华声在线(长沙)     2011-8-10 13:56:00
 

多年前,李昌平上书朱镕基总理时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近日,读了若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报道,不由自主地模仿李昌平的话来造句 :“农村孩子真可怜、农村教育真穷、教育真危险”。


  报道一,《长江商报》:近日,一名中学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截至昨日,该帖在天涯论坛点击率已经达到40多万次。

报道二,《南方周末》报道《穷孩子没有春天?》: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报道三,华中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自陕西平利县的农村大学生雷磊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走到只剩我一个》:2007参加高考那年,他是县里仅有的考分超过600分的尖子生,但是大学里与他同班的来自西安的同学却是中学同学中的“差生”……

“农村孩子可怜”,反对的可能不多,今年以来央视多次报道西部地区农村孩子的午餐没有保证,看了让人揪心。说教育危险,估计有人不同意:教育怎么危险了?危险在哪儿?那么多学校办得好好的,有什么危险的?

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学生相处,所带来的人文多样性,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同时这也是教育活力的来源。为社会提供价值引领与智力资源,是教育的使命。据了解,美国的大学在招生上遵循的主要是精英选拔的原则,但同时还有两个重要价值尺度,一是保障教育公平,补偿弱势群体;二是文化多元化。黄全愈《高考在美国》一书中介绍,哈佛大学曾录取过一个叫Liz Murray的纽约流浪女。几年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了一名48岁的流浪汉、退役军人迪威特,毕业时,他代表全体毕业生上台致辞。

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执行主任弗达说:“通过招收不同国家、种族、经历、职业的学生,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生态环境”。一个学校如果只收最强者,就会渐渐变成“白人至上”的校园,这种文化的“近亲繁殖”会造成思想、学术的狭隘和退化。

思想、学术的狭隘和退化,不就是社会的僵化、退化的前奏吗?除了为社会培养人才之外,它还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教育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后代提供向上的能力、机会和通道,实现各阶层、各类人群在社会资源占有等方方面面的均衡或者说公平,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证。社会不公,首先体现为财富或利益分配不公,更深层次的是资源占有不公,而教育资源关乎社会未来,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公,意味着不但今天的不公平得不到纠正,而且不公平还将延续到明天,且有可能更加严重。这样,不但是教育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还将社会引向危险的境地。“富二代”和“贫二代”分别成为两个不同境遇的人群的专用名词,反映了贫富分化的代际延续,是社会断裂的固化,这是很多社会问题产生、恶化的温床。

换句话说,“寒门难出贵子”,对富家豪门,也不是什么好消息。(戎国强)

新闻快读:穷孩子的春天在于打破名校情结

一名教师的个人感受和相关学者的调查相互印证,引发的问题让人深思:在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偏向城市、偏向富裕家庭时,农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饱受诟病的教育不公,究竟是缩小了还是拉大了?

下一页:豪门出文盲?豪门不出贵子才叫丢脸

豪门出文盲?豪门不出贵子才叫丢脸

你以为现在是个什么社会?没有文化底子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富门出身?丢脸!

那时,社会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寒门出身的没有指望路可走,一条文学路成就多少寒门子弟,把脑袋削尖了也得往名牌大学的门缝里钻,那是荣耀,是骄傲,是穷孩子的铁饭碗。富门子弟却把“那回事儿”另眼相看,家里趁几个钱就充当红军八路线,当兵考官,大字不认一箩筐,也得找个官当当。

21世纪,时代不同了。哪个豪门子弟不是出自贵学府?那是身份象征,那是派头所致,那是威严所在地,一张高校毕业证能捧起全家人的脸,这是富门之间堪比的项目之一,这是家庭教育事业显立成就的一种方式。富门子弟出文盲,没人传出去自家人都会当笑柄闹一场。

人才最贵的今天,全球各地各行业竞争压力是原来的不知道多少倍,在思维攒动的瞬间,就不知道会爆发出多少名人名点。富门占领商场上各项事业早已人尽皆知,而没有哪个董事长会把自己的位置交给外人管理,同时也不会把这个毕生精力打造的事业交给一个没有文化底子的直系子女管理。所以,富门出贵子,这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试想,管理经验不充足,怎么在商场领域一挥天下?语言能力沟通存在障碍,怎么跟国际客户打好关系、联盟合作发展?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一笔呵成,怎么好意思在签约合同上下笔?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压力,已经成为富门子弟必修科目,当真出现文盲,相信富门内外都将被人指为笑柄。

而从经济压力上来考虑,寒门也再难出贵子。不管是从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进入名牌学校所付出的和收益的并不是“成绩”这么简单,财力上的支出是进出高校门槛的有效证件,没有坚定毅力能在众学子中鹤立鸡群,相信是很难拿到几乎全款的助学金的,而高昂的学费,哪个寒门能支付的起,又有哪个学子能忍心看着家庭因为自己的学业而砸锅卖铁?

相比之下,没有经济压力的富门子女少了很多学习中不必担忧的困扰,这就为成为“贵子”铺就了一条平实的成功路。现实主义的今天,贫富差距拉大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层次范围的彰显。“不能穷教育”的今天,都在富门子弟成就上刻撰历史,而有极少数寒门子弟能一呼天下了。(阿呆)

下一页:农村学生难入名校的忧思

农村学生难入名校的忧思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8月6日重庆晚报)

作为一个农民,对这则新闻我一点不感到吃惊,因为我亲见的现实,比这一数据更严重。我所在的村有7000多人,从我出生至今,没有一个人考取北大、清华,即使整个县里,每年考上重点的学生也不过一两个。

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难,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归根结底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所致。我8岁上学,今年43岁,3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成倍增长,GDP一路高歌猛进,可我上学的乡村小学,除了校舍由瓦房变成楼房外,教学条件几乎未变。因地处偏远地区,好教师留不住,留下的还是以前的代课老师,最高学历只有初中。

与此同时,城市的教育可谓今非昔比。不仅有许多重点中学,而且有超级中学,这些超级中学都是各省重点中学的升级版,什么人能够进入这些超级中学读书不言而喻。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华的名额,普通高中与县城高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让农村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注定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没有与“超级中学”竞争的机会。至于名目繁多的加分,跟农村孩子更加无缘。

现在农村的现实是,因为学习不好或家庭困难,许多孩子只能辍学打工,因其所占比例较大,造成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假象,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往往被人们忽视。考上大学的孩子显然能够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农村学生难入名牌大学,不是农村孩子的错,但却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冰冷的现实还要继续多久?难道农村人的命运就永远是农村人?(孙维国)

下一页:寒门出贵子,要闯多少关?

寒门出贵子,要闯多少关?

在努力程度近似、智慧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穷困学生。

一位当了15年教师的人日前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发帖教师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该帖在网上点击率已有40多万次。(8月8日《长江商报》)

在师资方面,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让寒门子弟承受着不公平。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教师资源的匮乏、教师生存环境的恶劣,让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站到了比城里孩子低得多的起跑线上。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提供的数字显示,艰苦地区有92.5%的校长反映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流失,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报告》分析这些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

即便寒门子弟埋头苦读,大学之门也并非向他们公平地敞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收费改革,到1996年左右并轨时,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但到2005年时,收费即飙升到5000元左右,10年涨了10倍。近几年涨幅渐缓,但每年上万元学费的大学屡见不鲜,对穷苦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进入北大、清华,“寒门贵子”会愈加显现出其励志功用,而如今非重点中学的学子想进入这样的名校也非易事。比如,全国那么多中学,为什么只有少数重点中学才有推荐资格?校长实名推荐的理由,为何出现大量类似“综合成绩优秀”这样的笼统用语?

对“寒门出贵子”最直白的理解是,“越穷的人家越容易出人才”。这个观点强调的是穷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份,懂得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用感性的角度理解,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理性一些看,它却不符合常识。什么是常识?在努力程度近似、智慧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穷困学生。穷困学生惟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实现翻身,但这个“武器”,在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被打折了。

“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职,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韩浩月)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