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无工作经验“海归”不受青睐
来源:新民晚报     2007-3-21 16:38:00
 
      本报讯(记者马丹)在同等条件下,仅有35%的雇主会优先录取“海归”。日前,智联招聘网联合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公布了一项专门针对“海归”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雇主在录用“海归”员工时趋向理智,更青睐有工作或实习经验的留学回国学生。

  根据该网站对106家企业高官用人情况的调查,65%的雇主在录取“海归”时,持观望态度,其中,更有18%的雇主不愿意选择“海归”,而愿意选择“海归”的雇主看重的是求职者的沟通技巧和英语水平。一位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以前,‘海归’吃香主要因为他们有较强的外语能力。但随着国内英语教育普及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许多学生不用出国也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外语。”

  小李去年从英国留学回国。“出去读书花了几十万,我总想能找份高薪的工作。”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她却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对薪资的要求一降再降。在家赋闲半年多后,她终于在今年年初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还不如我本科时马上找工作的同学高,但总比在家呆着好。”小李一脸无奈。智联招聘副总裁任玮吾说,“海归”们留学投入太大,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对薪资的要求往往比国内大学毕业生高出20%到30%,这是导致“海归”变“海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同等条件下,不少‘海归’的能力并不比本土毕业生好。对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宁可花少点钱雇用一位本土毕业生。”

  调查也显示,比起留学回国学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海归”有明显的竞争力。不少雇主说,最希望录用的是已累积了一定的实习和工作经验、又对所应聘的职位要求和公司背景有清楚了解的“海归”。任玮吾建议:“‘海归’学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年轻时,不该过多关注收入的高低,而应把这段时间作为一个职业积累期,从基层做起。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沉淀后,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优势会显露出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