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出国留学的风险时,小梁自信地笑道,“我并不迷信海归,也听过很多海归国内‘搁浅’的故事。所以出国前,我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因为读的是技术类专业,所以即使今后毕业后回国来发展,也只是打算以技术操作起步,没有直接进入管理层的打算。另外,留学的成本很高,虽然家里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负担我读完研究生毕业,但是我已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希望尽力靠自己来完成学业,另外也打算在第二年开始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
考研前,先“利器”
“专业选择其实很重要,如果选择那些比较冷僻或缺乏实用技能的专业,那么研究生毕业后,面临个人的依然会是个就业难题。”周钟元表示,如果是对技术或研究类的工作更感兴趣,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是必要的。
虽然就业辛苦,但考研却也并非逃避的乐土,竞争也是非常的白热化。某研究生培训中心有关专家强调,考研其实考的是耐力和体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考试准备的时间:一般拿专业课来讲,最好能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
考试资料的选择:不同的学校考试难度和风格不一样,所以考试的资料难以统一,但有一些基本的教材,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比较有效率。
资料清单(供参考):(1)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必备)(2)历年的考试题目(3)所报考学校出题老师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编写的教材(4)其他优秀的辅导教材或书目,几本经典教材
考研之“必杀技”
体力:大多数最后成功的考研者都有过披星戴月上辅导班,挑灯夜战做模拟题的体验。没有强健的体魄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考研,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毅力:考研是打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至少也需要半年。也就是说,至少半年需要远离一切娱乐,抵抗住所有舒适生活的诱惑。这对于一个人的毅力来说绝对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定力:对于应届考生来说,当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会举行的时候,当周围的同学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最容易荡起涟漪。这时候,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靠它来平息浮躁的心情,决胜的关键也就在此一刻。
财力:报名、买资料、上辅导班都要花销大把银子。假如考中了,还得忍受3年清贫的书生生活,而在这期间,从前的同学、同事也许就“发”了。
魄力:僧多粥少的现实注定了许多人到最后难免伤心。你能保证在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会后悔吗?背水一战的魄力你有吗?
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上面的5种力量恐怕难以维持。必须有一个能够说服你自己的考研动机,才会有排除万难的勇气。
留学花费,心知肚明
在选择留学的学校时,基本上应该秉承名校原则和实用原则。上海外服新通国际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麻亚炜认为,国外学校排名、专业实用性、学费等都是关注的焦点。“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国外的那些顶尖大学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群体的素质都是世界一流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在那样的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对今后的人生肯定是个帮助,无论是今后在国外求职,还是回到国内发展。”
另外学费也是众多想出去留学学生的关注中心,这里罗列一些国家留学费用的比较(年平均花费):
生活:独自一人在国外学习生活,这需要具备很强的独立性和动手能力。麻亚炜告诉笔者,选择留学者要具备较国内同龄人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品格意志。
语言: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大多以英语为主,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选择去英语国家留学,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要达到大学入学的英语水平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但如果选择非英语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之前毫无准备的学生会感到有一定难度。
精神:独在异乡为异客,寂寞在所难免。走出国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开地域观念,与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结为朋友,不要只在华人圈逗留。开朗自信的人容易更快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经济:一般选择出国留学者,除非已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不然应在经济上做好充分准备。花费依照当地生活水平各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