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校园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拿怎样的文化“滋养”网络?
来源:扬子晚报     2007-1-31 15:43:00
 
拿怎样的文化“滋养”网络?
漫画为符志军绘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巧合的是,就在前一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内地网民已达1.37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00万人。也就是说,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网民。

  连日来,总书记对“网事”的关心,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如何让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拿怎样的文化“滋养”网络?围绕这些话题,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拒绝色情暴力 抵制谩骂诈骗

  网络不能沦为文化“垃圾桶”

  毋庸置疑,目前互联网在国人的生活、工作中日益变得不可或缺;不过,网络世界也滋生了不少问题,如色情暴力内容、流氓软件、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等。这些信息的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继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相当大的不良影响。

  对网络文化的消极面,不少正在出席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深有感触。

  日前,在上海市的两会上,该市人大代表罗怀臻表示,现在网络上有些东西太乱太低俗,绝不能让那些色情、恶俗、教孩子们学坏的内容在网络上泛滥。如果让一些泄愤、谩骂的声音成为主流,互联网也就沦为了文化的“垃圾桶”,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有专家认为,其实,除了色情、暴力、谩骂等低俗信息外,对网络文化的破坏,还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少数人借助网络,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扩大矛盾,危害社会稳定;二是一些网络诈骗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互联网的诚信形象,对网络文化建设负面影响很大。

  日前,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向天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递交的提案中也认为,网络诈骗涉及的方面较多,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网络交易行为,还互联网一个洁净的空间。

  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两会上,该市政协委员谭家玲提交提案,建议将重庆市青少年门户网站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2007年民心工程,同时加大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举全社会之力向“网毒”宣战,把孩子“网”回家。

  观念需要引导 趣味可以培养

  网民的需求要满足也要矫正

  互联网文化的“双刃剑”作用人所共见,有学者认为,一谈到如何约束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时,人们多从产品供给的角度考虑,但全面地看,矫正网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取向,同样十分重要。拿网络恶搞来说,躲在暗处恶搞的人,之所以能“一搞成名”,是因为有众多的恶搞“消费者”。有人喜好欣赏,恶搞者名在其中,利在其中,恶搞起来也就无所畏惧。由此可见,文化产品能否占据主导地位,供给者的行为固然需要端正,需求者的喜好更需要调整。清除一些网民落后、错误、低俗的观念土壤,让各种“文化垃圾”失去市场,显得更为根本。

  还是在上海市的两会上,政协委员顾晓鸣则认为,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深入研究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建立起专门机构从哲理高度全面研究网络文化。同时,要以发展的精神创新网络文化。将经过时间积淀、历史磨砺的中华文化引入网络,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加大优秀文化供给 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网络文化建设呼唤规范化

  提到胡总书记最近的讲话,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说:“胡总书记的讲话抓住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要害,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具有高度的指导作用。”黄澄清表示,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具有开放、互动和无国界的特性,如果沿用传统模式,将无法有效解决一些管理上的实际问题。

  有网友表示,这次讲话实际上也是“胡总书记给大家出的一道考题,我们该怎么答?”

  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新华认为,目前国内网络的基础建设已相当先进,但许多网站还“虚有其表”,缺乏丰富、健康的内容。我们必须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将优秀文化引入网络。

  如何做到这一点?张新华表示,首先,政府应成为网络信息的最大提供者和应用者。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发布重大政策,公开政务信息,还可以与市民进行沟通等。其次,社会各界,包括学校、企业等也应主动把网络作为发展空间,让网络成为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的平台。

  有专家认为,要管好网络,“互联网应该有行业法规,政府应该有监管责任,从业人员应该有职业道德,网民应该有相应约束。”

  也有学者提醒,网络行业的建设与管理走向规范化刻不容缓。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容易走两个极端”——有些搞形式主义建起了网站,却整天“睡大觉”;一旦网络上出现了反映其管辖范围内的“丑事”,便会高度关注,严密追查。但对除此之外的其他反映,包括乌七八糟的一些现象,却熟视无睹。这种不是随意管理,就是无人管理的做法,显然欠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