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校园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历需查三代? “非名校”大学生求职遭歧视(1)
来源:中韩商务网     2007-1-26 15:28:00
 
        刚毕业时,多家知名企业都以各种原因拒绝了陈菲的请求。“不就是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吗?我就不认命。”此后,陈菲在每封求职信上都写着:“我不要求什么待遇,请允许我工作一段时间,再考虑录用。”

  终于,有一家跨国企业给了回复,不过只同意先实习,不给工资。陈菲答应了。3个月后,企业给了份只有提成,无月薪的“跑腿”活。到了年底,陈菲因单月承办业务几十万美元的显赫业绩,被提升为美方企业驻广东分部首席代表。又过了一年,她被任命为该集团的中国区市场总监,并任职至今。

  在陈菲看来,其实名校与非名校并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企业看重的毕竟是人才本身。后来的交流中,上司告诉她,“我们公司选录人才非常严格,那次招聘中有不少比你更优秀的毕业生,但决定被留下的是你,因为企业更看重你对单位的认同感和执著的态度。”

  2006年底,央视时空调查与智联招聘针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于应聘者的简历最先看的是什么”一栏中,选择“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与“专业”的排在前两位,而大学生自己最看重的“毕业院校”只排在第三位。与之相似的,在关于“大学生值多少钱”的调查中,“学校知名度”并不是企业核算薪资的主要标准。

  在一次校园洽谈会上,某外企负责人黄先生针对学生的提问更是直言不讳:“出身名校并不意味着金饭碗。”他认为非名校歧视的确客观存在,但如果大学生过分强调就有推卸责任之嫌。只要是聪明、踏实肯干、上进的学生,无论毕业于何处最终都能成就一番事业,而名校出身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指望它“创造奇迹”。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