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部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招生联盟”或被取消(图)
|
来源: 2011-10-20 10:25:00 |
|
2011年2月19日,湖北武汉,2000余名湖北考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参加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华约”)自主招生联考。 孙新明 / 东方IC
【财新网】(记者 蓝方 实习记者 王箐丰)
2011年10月19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证实,教育部正在拟定规范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可能会取消现有高校自主“招生联盟”。
所谓“招生联盟”,乃是各大高校2010年联合自主招生的新尝试。当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13所院校联合命题、统一组织自主招生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被网友戏称为“北约”;
与之相对,以清华大学为首、还形成了被称为“华约” 的自主招生同盟;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也形成了“同济联盟”,北京化工大学等四所高校也实行了自主招生联考。
“招生联盟”的出现,意味着自2010年起,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出发点的改革,一改“散兵作战”的局面,代之以不同形式的联考,加之多元选拔的面试,为高校和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当时有不少学者认为,招生联盟将成为一种趋势。
不过,教育部的态度则非常谨慎,强调坚持高考制度乃是第一位,“联考是个新的东西,自主招生不能操之过急”。
实际上,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联考,效果究竟怎样,高校和学生反应不同。
据中山大学招生办介绍,中山大学参加自主招生联盟后,生源情况并没有明显变化,但联合招生确实降低了自主招生的成本。2011年,“北约”联盟由北大负责笔试试卷的命题和阅卷,联盟内其他高校少了自行命题的麻烦。
西安交通大学招办的工作人员也认为,自主招生联盟取消不会对其自主招生造成实质性影响。不过,相对于单独自主招生,由于对不同志愿的考生录取标准不同,学校处理报名信息的工作量更大。
中山大学招生人员认为,虽然自主招生联盟制度并没大幅提高生源质量,但对参加自主招生的高三学生而言,还是免除了他们的奔波、劳顿之苦。一旦取消招生联盟,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成本会增加。
成都一位学生家长对此表示认可。他的女儿2010年分别参加了“北约”和“华约”的考试,并进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面试,最终获得上海交大降40分录取的承诺。这位家长认为,招生联盟确实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录取机会,是有益的探索,不应当终止。
然而,目前自主招生联考覆盖的生源还十分有限,而且学生联考后还必须参加高考。有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学生们为了参加联考投入巨大,但真正能降分录取的人数并不多。而联考的出题理念与高考差异较大,过多投入到联考中,反而影响了正常参加高考。
有学者指出,自主招生联考,虽然打破了以往高考模式的垄断,但由于招生数量有限、降分幅度有限,对高校生源多元化的作用有限。而考生参加自主招生机会的不均等,反而加剧了高校招生的不公平。
对当前自主招生联考中出现的问题,下一步到底如何解决,教育部官员称,目前仍在研讨中。具体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时间表,但会在各高校自主招生启动前下发。█
作者:蓝方 王箐丰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