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PK应试教育
——申城中学排名顺序悄然变化?
就在复旦预录取名单公布当天,很多家有小学生或初中生的家长根据公布的录取学生名单,一个一个数着中榜生的中学。第二天,一家上海教育论坛,张贴着一张自制“榜单”:根据自主选拔录取情况产生的最新中学“录取率”排行榜。
与每次高考后紧张的“中学升学率排行”不同,这次,网上舆论明显把学校分成两类: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与一向应试名列前茅的学校。
一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学,以及以素质教育扬名的学校,成了赢家。
复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对另一组数字格外感兴趣:6294位报名的学生,分布在343所高中;获得申请资格的1208位学生,分布在88所高中;被预录取的291位学生分布在56所中学。如果除去39所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有17所中学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普通中学,但他们为复旦输送了35个学生。“这个比例,比往年复旦招收的上海生源分布要高。”更有几所学校,历年高考考入复旦的学生凤毛麟角,甚至是千分之一,但这次却被刮目相看:像奉贤中学、风华中学,这次均有两三人入榜。
高考素有“指挥棒”之称,而这次,与高考成绩基本脱钩的复旦自主选拔,尽管在全市招生额度仅有300人,指挥棒效应也端倪初见。
松江九峰实验学校校长胡仲威,这几天心气高涨。“九峰”是一所民办中学,学生整体成绩,在上海各中学分层中,位置居后。这次,从初中到高中都在“九峰”度过的高三学生袁东,被复旦预录取,消息传来,校长、学生,还有家长,均相当振奋。
在胡仲威看来,袁东的最大特点,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结对子”的安徽金寨县调研,袁东参加了“不公平贸易对贫困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课题组,调研成果获得上海高中生社会实践二等奖。
“很欢迎复旦的这次选拔导向。”胡仲威发自肺腑,“它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们在高考之外多了条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
高二学生天鸥也很高兴,她就读的进才中学,以重视素质教育著称,父母甚至有点担心:那高考灵吗?这一次,进才有11名学生被复旦预录取,大大超过了老对手。有人已开始猜测:今年中考,进才中学分数线会不会因此抬高?
更多家长议论:假如有更多高校加入自主选拔,上海的中学排名,恐怕得有一次大的调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