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复旦自主招生,引发连锁“PK”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4-21 16:27:00
 
    自主招生PK北大清华“零志愿”

  ——沪上生源争夺大战又将拉开?

  得知自己被复旦预录取后,华师大二附中的李杰林(化名)当晚却“挣扎了一番”。

  如果不是复旦自主招生改革,他今年6月高考后,填报志愿将依次是:零志愿:北大;第一志愿:复旦——“我更向往北大,毕竟是中国第一学府。”

  报考北大,李杰林并无把握。不过,由于北大是零志愿,即使不录取也不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所以,报北大是零风险。”

  他是抱着“试试看”心情报投复旦的。没想到一路顺利。那个晚上,李杰林辗转反侧。父亲一句“期货不如现兑”,让他终于下了决心。但他不无自嘲地想:究竟是我放弃了北大,还是复旦PK了北大?

  实际上,复旦、交大自主选拔方案一出,就有敏感的京城媒体指出,这实际上是两地高校的“生源”较量。

  几年前,由于报考风险大,加上上海学生“足不出沪”的情结,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在上海罕见地受到冷遇。两所名校一怒之下,扬言要削减在沪招生名额。为了鼓励上海学生更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北大、清华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推出“零志愿”政策。此招果然有效,两校心满意足地带着更多的招生名额,在第二年招生旺季南下申城,颇让复旦与交大郁闷了一把。

  生源,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名望。交大副校长几天前在媒体访问时,提到生源之于高校的重要性,立即招来网友一片声讨。但是,几乎所有学校,都身不由己地在“生源大战”中血拼。

  尽管复旦校领导在很多场合都公开否认有生源之虞,然而,客观事实是:虽然仍居国内一流名校之列,但复旦与北大、交大与清华间的档次,却有拉开之疑。

  上海两所高校的“破冰之旅”,是否与学校的微妙处境有关,这很难证明,不过,行知中学副校长金志清判断:应该会对零志愿录取有一定冲击。复旦、交大客观上更早争到了一批优质生源。

  当然,对这场PK战的“杀伤力”,也没必要过于担心。

  4月15日,人们发现:复旦与交大原定招生名额均未满,皆为291名。与10天前复旦宣布的298名相比,少了7人。复旦方面解释说,有1人申请了美国学校,2人申请了香港大学,1人接受了交大的本硕连读专业,另外3人准备参加高考,恐怕就是冲着北大、清华而去的。

  “我们非常尊重学生。高校有更多的自主选拔,学生也被赋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这是一件好事。”复旦大学宣传部周晔说。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不要迷信预估分数线 填志愿大主意要自己拿
  •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未来十大热门专业预测
  • 专家“会诊”高考填报志愿易犯五大错误
  • 名校复习进行时:考试临近需排除杂念
  • 南京大学:坐镇北京“指挥”考生填志愿
  • 教育部升学指导测试 高考生测出适合专业
  • 高考之后的博弈:你的志愿选择由谁作主
  • 志愿填报:高分考生为何不敢填北大
  • 志愿填报不当痛失录取机会 避免低级失误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