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收费:乱收费的大概有四百多所
记者:2004年居民的年均纯收入城镇9000多块钱,农村接近3000块钱,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我们差不多算平均水平四万块钱,那就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农民家庭就要13.6年纯收入,我们还没按最贫困的家庭,如果按他们算恐怕得20多年的纯收入才行。您个人觉得是不是贵了?
张保庆:是贵了,我承认。第一,现在这个学费是贵了,因此2000年以后,每年都是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提出一个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发各地执行,从2000年起就一再强调要稳定收费标准,绝不允许再提高标准,这是第一条。第二个,就是现在正在做的,必须要把家庭困难的学生问题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有些家庭富裕点,多收入点,如果收点学费之后,如果搞点二次分配,再给贫困学生多支持一点,这也是个办法。所以特别要把贫困学生做好,只要做好了就弥补了前面那个缺陷,但可惜做得不理想。现在有些学校不择手段地巧立收费项目
记者:大学学费成本核算怎么算的,为什么一年要收那么多钱?
张保庆:现在讲怎么定,分担机制怎么定,当时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按成本,培养成本,但培养成本是很难计算的,而且算过,不是没算过,清华一年得五万六,培养成本得五万六,一年。还有艺术院校更高,另外有些学校很低,那你怎么办?我们折中了一下,就按学校日常运行成本,什么叫日常运行成本,过去建的都不要管了,就像当年的人头费,所谓人头费就是花在老师的工资、补贴、医疗、离退休人员,另外加部分公用经费,比方说设备维修、图书购置,这些东西,水电气这些东西加起来,算下来高的学校要超过1.4 万,低的学校可能在一万块钱以下,后来取了个折中值就是1.4 万,当时我们按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掌握,所以当时我们定的费用是3500块钱。现在我给同学们说个坦率的话,我们真正的重点高校,收费不是高的,我们大家说坦率的话,不是北大清华算的高,倒是那些越是一般的高校,或差点的高校收费高,这倒是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记者:为什么?
张保庆:第一,培养成本根本没那么高,日常运行成本也没那么高,他凭什么收那么高呢?现在有些学校,有些学校领导,有些学校的经办人员在不择手段地巧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大家反映比较厉害的大概有四百多所
记者:这样的地方多不多?
张保庆:不少,据我了解可能有几百所高校。
记者:占全国高校的什么比例?
张保庆:可能占20%吧。现在全国将近2400多所普通高校,大家反映比较厉害,乱收费的,大概有四百多所。
记者:你们不管吗?
张保庆:每年都查,凡查出严重违规的,有些校长是要撤职的。此外,所有的收费全部没收。还要说明一点,有些收费是打擦边球的。
关于教育投入: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投入不足
记者:现在从全国来讲,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足不足,不足的话差多少?
张保庆:不足。现在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投入不足,或者换句话说,政府的投入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教育界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此引起的。
记者:您在教育部工作已20多年了,从教育部自身来讲,为什么教育部每年面对这些老问题,然后还解决不了?为什么?
张保庆:要说这26年的体会,我在别的场合讲过,第一是教育太重要了,重要到确实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我这不是危言耸听。第二,把教育搞好太难了,难就难在我刚才说的,我再补充一条,还难在什么地方?我们讲人治也好,讲法治也好,法还是靠人来制定的,执行法还是要由人执行的,而且中国目前很多情况还有人治的痕迹很重,因此领导者的决心,领导者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决定着我们教育的成败。所以回到原来的题目,教育太难了。但还得说一句增强信心的话,前途是光明的。
【转载自: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决策者说》供稿(转载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