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王寿臣:如果都像湖南省教育厅这样发文件?
|
来源:荆楚网 2009-7-23 9:07:00 |
|
在7月13日的广东省政府参事决策咨询会上,省政府参事曾添贵建议,凡进入珠三角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必须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逐步把低素质劳动力边缘化。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曾添贵建议省里出台几条刚性措施,作为临时措施,可参照上世纪80年代“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子女中的大专毕业生,优先作临时合同工安置。 无独有偶,与这个建议创建世袭制度相雷同的文件终于出笼了。7月22日出版的《新京报》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家湖南高校网站上,都可以看到该省教育厅5月下发的通知。该通知称,湖南省内普通高校教职工子女报考父母所在学校,且上了该校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录取。 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教育部坚决不允许高校降分录取教职工子女。2008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宣布,该省高校所有招生计划和追加的非特殊招生形式的计划,一律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名录取任何考生,同时取消了“高校教职工子女可适当降分”的不成文规定。 从这次出台的文件看,湖南省教育厅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而且是跟他们的顶头上司——教育部对着干。 虽然现在的官员子女不像古代那样可以享受世袭,但是只要自己爸妈有权有势,为自己弄个好单位没有任何问题。因此,省教育厅能够酝酿出这样的文件,并非异想天开。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往铁路可以优先安排自己的职工子女在铁路系统就业,邮政可以安排自己的职工子女接班……前有车后有辙,高校难道就不可以照顾录取教工子女吗?事实上,现在的垄断行业诸如银行、电力、电信等等系统内部招考不是仍然一直存在着世袭现象吗? 省教育厅出台这样的文件,自然会认为它具有合理性。上述参照就是文件出笼的理论基础。 就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看,以分数高低录取可以说是最接近公平的一种方式。这样,不管你是贫民子弟还是官宦富豪子弟,在分数面前基本上可以达到平等对待。如果省教育厅用文件来约束高校优先录取教职工子女,则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 笔者认为,对教师子女在其他方面照顾本人不反对,在高考这个平台上任何加分、保送以及公开发文照顾,都是错误的。文革期间荒唐的推荐上大学为什么短命,就是因为缺乏公平。 有人认为,国家对教师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拿上了高工资,领上了高福利。子女考学还受照顾,那农民工的孩子是不更应该照顾照顾呢?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教师待遇怎样,都不应该成为照顾子女考学的理由。同样,农民的孩子也不能因为家庭收入低而享受高考的优抚。 法院对棘手的案件会参照以往的判例,部门之间发福利讲究攀比。现在,既然你湖南省教育厅敢于发文为教师子女谋利益,那么,像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等所有的占用公众资源的部门,就有理由以同样的形式发文优先照顾自己的子女在本行业就业。 湖南省教育厅的这个文件如果被效仿,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力是不可低估的。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