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来源:人民网――《视听界》杂志     2007-7-9 12:53:00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等等,这些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时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这样的时政新闻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这也是因为这些记者不“实在”。 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呢?

  《张家港新闻》是张家港电视台1986年建台后开设的第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也是张家港电视台开设时间最长的自办栏目。收视率一直稳居自办栏目榜首。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栏目成员换了好几批,栏目也进行了多次改版,但是栏目的宗旨一直没有变,那就是“报道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在实践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 、处理好时政新闻的“新闻性”和“宣传性”

  我们常常混淆“新闻”与“宣传”的概念,认为时政新闻就是宣传,将时政新闻做成了宣传,而不善于将宣传做成新闻。我们当然要服从本地领导关于时政新闻的各种要求和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地按照领导要求年复一年地复制时政新闻。观众不光希望从时政新闻中了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政策和行动,更希望从时政新闻中得到民生民情、民智民愿的权威论述。我们一直努力把《张家港新闻》打造成为一档有舆论引导力而又不失人文思想和信息参考价值的权威新闻栏目。

  二 、寻找时政新闻的民生价值

  会议报道应紧紧抓住会议的有效信息,局部切入,选择与观众工作、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信息作为报道的重点,寻找挖掘时政新闻的民生价值,给观众提供更为及时、有效、有用的信息。面对着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人们不仅仅想了解其动态,更想知道信息的背景和前景信息,作为时政新闻栏目理应承担这种功能,为观众答疑解惑。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报道有深度、有厚度。

  我们在《张家港新闻》中不定期地(依题材而定)常年设立“新闻背景”、“新闻链接”、“新闻参考”、“新闻点评”、“正在现场”等小栏目,增强新闻的信息量、知识性和服务性。这几个小栏目可相互融合也可独立出现。比如,“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外挂车辆的管理”这条新闻,我们通过策划进行了组合式报道。先用二十秒报了一条会议新闻,再用五分钟进行了相关报道,加入了“新闻背景”介绍外挂车辆的概念以及它的危害;加入了“新闻链接”介绍我市及周边城市、全省和全国外挂车辆的情况;加入了“新闻参考”介绍外挂车车主回来过户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加入了“正在现场”报道执法查处外挂车辆的情况;加入了“新闻点评”阐述整治活动的社会意义及反响。

  三 、满足受众接受信息传播的显性和隐性需求

  有很多的时政新闻,刚开始很难引起受众的注意,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焦点,而这些题材本身或是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参考价值和舆论引导力,是观众的隐性需求。2006年初,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栏目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按单病种收费”,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两天后,我们就这一新政策策划了一组报道:公布了十种试点病种;找到了第一位此项改革的受益农民;请有关专家帮农民朋友算了一笔账,看看他们就诊十种试点病种能省多少钱;采访了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报道了张家港市是全省此项改革的试点城市,并且将进一步把试点病种扩充为常见的三十个试点病种;采访了医院如何顺应此项改革,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具体措施;采访了农民并就他们提出的问题咨询了有关专家。播出后,得到了市领导、相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取得这样好的传播效果,是因为我们挖掘了这条信息的真正价值,满足了受众的隐性需求。时政新闻不应停留在表层的事件报道,而是要努力寻找新闻背后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东西,张扬电视新闻主打栏目的“声威”,发挥“喉舌”的导向作用,树立起时政新闻栏目富有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形象。  

  四、增强知识性和服务性,不断创新报道形式

  新闻传播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出现了几个方向性的趋势:一是电视新闻的直播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民生新闻风头不减,新闻娱乐化趋势明显;三是新闻报道的策划性凸显,同一类新闻事件往往以复合式、组合式、链接式的报道形式呈现;四是新闻的评论性削弱,知识性、互动性、服务性增强。

  要让时政新闻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张家港新闻》把社教人物专题和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报道时政新闻人物,推出的子栏目《新闻故事》大获成功。五一期间《张家港新闻》栏目用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拍摄的大型体验式系列报道《我劳动 我光荣》同样获得了极好的收视效果。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走红,原因包括它对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传播元素和风格形态上进行了创新,增强了新闻的娱乐性、互动性、知识性和服务性。民生新闻所具有的这些优点往往可以被时政新闻所借鉴。不妨从观众“看了你的节目总该让我知道点什么”出发选准报道的切入点;从观众“我看我想看的节目”的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方式;从吸引观众的角度着眼变换编排方式;从观众“看了你的节目我能得到什么帮助”出发考虑传播效果。只要心中装着观众,就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作者单位:张家港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