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班主任培训应多听基层意见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5-8 15:20:00 |
|
教育部2006年8月3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各地从去年12月开始分别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为此我们深感兴奋。新课改以来,无论是中学也好,小学也罢,教师们都在为自己的培训提高尽心尽力,各种名义的教师提高培训如火如荼地相继展开,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教师培训热潮。但作为改革主力军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振奋中也有迷茫和困惑。
什么样的培训最管用?一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最渴望什么样的培训?我想,培训者应该多听听我们基层教师的意见,真正探索出一条适宜农村教师的培训之路。
一、要重视农村学校班主任的高档次培训。中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在农村,但广大一线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接受的往往是最基层的乡级培训,这样的培训对实际工作的改进并无明显效果。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让农村一线教师有机会参加多种形式的、较高水平的培训,要在培训经费、培训形式、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可靠的保证,使培训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二、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培训过程中班主任接受的多是理论知识,虽然从书本上学到了许多管理方法,但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仍有力不从心之感。如果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指导,多进行教育教学演示,也许会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班会怎么设计?班级活动如何组织?通过对这些具体课题的分析研究,教师对班会、班级活动的基本形式、结构、指导的具体步骤会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如果培训还能进一步设置具体的班级活动模式,让接受培训的教师领略科学开发班级活动的不同模式,那么会给广大教师更实惠的帮助。
目前的培训大多是以学习理论、听经验介绍、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缺少实际操作的环节。记得我们在一次新教材校本培训中,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培训者让教师设计课型,轮流展示,然后大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就启发我们,班主任培训过程也应是一个互动提高的过程。
三、应对接受培训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跟踪指导。经过培训后,教师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与技能,进行了尝试,必将给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带来蓬勃生机。但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实践,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培训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指导。通过跟踪指导,及时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培训人员和教师要建立联系机制,让专家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基层教师,我们迫切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了解我们的需要,让培训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帮助,使我们的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8日第4版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