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民办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东莞出台多项措施扶持民办教育
来源:     2016-6-22 10:17:00
 
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高考中,东莞1311名随迁子女考生首度和东莞户籍考生共赴考场。

  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委托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在内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6个文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为东莞民办教育指明了方向。

  东莞共有随迁子女超百万

  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高考中,东莞1311名随迁子女考生,和东莞户籍的考生共赴考场,经历两天“浴血奋战”,为圆自己的大学梦努力。

  今年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随迁子女与本户籍考生将会享受相同的报考资格和招录资格。全省共计9570名随迁子女获准参考,东莞1311名,占比13.7%,在珠三角城市中,数量远超广州、惠州等地。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30年高歌猛进发展,随着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涌进,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随迁子女数量正在与日俱增。

  东莞市教育局给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截至目前,东莞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39万,随迁子女学生人数超过107万;在“十二五”期间,东莞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新增的学生数量在6万-7万区间,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新增数量3.5万左右。单就每年增量已经达到某些县城学生数的总量。

  统计显示,2001年至2015年,东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人数由不足10万人剧增至超过75万人,翻了7倍,数量远超北京、上海、广州。

  在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看来,这几年来,东莞常住人口数量保持稳定,但学生数却一直在激增,释放出的是一个好信号。从表面看,原来的留守儿童被接到东莞读书,或是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小孩选择了东莞的教育。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东莞的产业转型是有成效的,这座城市已经具有留住人才的吸引力,提供给了人才安居乐业的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莞所提供的教育质量要比随迁子女家乡教育质量更好,他们才宁愿放弃家乡免费的义务教育。

  然而,教育作为全社会关心的公共服务,是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东莞学生基数庞大,增量巨大,如何解决如此大体量的就学需求,让孩子在东莞“有学上”,且能“上好学”,成为了摆在东莞城市管理者眼前的重要课题,办好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民办教育提质是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近几年来,东莞各个镇街通过办新学校和改建扩建学校等方式扩充公办学位。今年9月,南城、东城、松山湖等均有新的校舍投入使用。这项“扩容”工程目前仍在继续。

  但是,公办学位的增量赶不上学生数量增长速度,且对城市土地和财政等资源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大约32万个学位数,其中53.89%供给随迁子女,但仍只能满足17.6万名随迁子女需求。相较75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总量,还有绝大部分需要通过民办学校消化。而另一边,东莞目前学位较充裕的民办学校不在少数。

  为此,“十三五”期间,东莞给出了最新的解决方案:在扩充公办学位的同时,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以增加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的学位数量。按照安排,今年东莞随迁子女将通过积分入学获得3.36万个公办学位。其中,购买民办学位5600个。而且,从今年起,将以5600个学位为基数,以后每年政府的购买数递增20%。

  家长普遍更愿意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办学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公办学校教育质量优质均衡,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则参差不齐,部分民校的家长满意度较低。东莞教育主管部门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尴尬”。于是,市教育局采取多举措为民办学校提质。

  按照梁凤鸣的说法,东莞民办教育占据东莞教育半壁江山,即便公办学校办得再好,民办教育没有搞好,整个教育也有短板存在。所以,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扶持,通过各种举措帮扶民办学校提升质量。

  政策成民办教育提质“引擎”

  早在今年5月,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涉及两个专项资金合计7.75亿元。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再次审议通过有关扶持民办教育的多项文件,由此可见,民办教育提质已成为东莞的“大事件”。“十三五”期间,东莞的“大教育“触角将深入到民办教育的肌理。

  管理方面,市财政共安排7200万元,实施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和公办学校结对帮扶两个项目。其中,市财政安排3200万元,在“十三五”期间,每年组织64对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帮助64所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效益、活跃教育科研、优化校风学风、打造办学特色等。

  同时,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在“十三五”期间,遴选10所办学水平高、示范效应强的公办学校,分别以一对一托管的方式,深入介入、融合发展,嫁接移植托管方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经验,对10所受托管民办学校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探索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新路子,积累工作经验,产生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民办学校快速进步。

  师资方面,梁凤鸣提出“大教育”理念,职称评定等向民办教师开放,发放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另外,市财政共安排4700万元,实施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两个项目。一是实施骨干教师、校长培养,从2016年至2020年,分两期遴选330名骨干教师、70名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并加以培养;二是实施民办学校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全体专任教师实施每人每年60个学时的免费远程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民办学校教师能力素质。

  “十三五”期间,东莞还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下足功夫,通过搭建民办学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引进、开发或编辑整理名校和名优教师以微课优课为代表的教学资源共61000节,实现东莞各学科选用教材版本的模块、章节等数字资源系列化全覆盖。同时,在全市甄选100所标准化民办学校围绕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研训活动。以此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校的最后一公里里程。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