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身“真功夫”,又怎么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间立足呢?南充民办教育依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内外兼修,在南充教育界办出一派风生水起的景象来。
在拥有 750 多万人口的南充,截至目前,民办教育已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有办学单位 1071 个。11月14日,华西城市读本推出民办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报道第一期《在校学生突破16万,南充民办教育用实力说话》,关注南充民办教育现状。今天,系列报道第二期,通过走进民办教育里的“实力派”,带你了解南充民办教育的探索之路。一校一特色 树立品牌练“基本功”
纵观南充民办学校,不难发现,几乎每所民办学校都依据自身优势,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格局。如南充一中的小班授课,南充十中的礼仪细节培养,南充青苹果幼儿园的双语教学特色专业打造等。可以说,突出办学特色,是南充民办学校树立品牌形象的“基本功”。
在有1000多个民办教育点的南充,练好这个“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要创新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办学路子和教学模式,增强民办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民营教育要成长,要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具体情况来办学。练好了这项基本“基本功”,才能让民办教育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而南充的这些民办学校都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办学的。其中,南充市高坪区的高坪职中与东方教育集团联合办学,由东方教育集团投资,将其迅速建成有2000余名在校学生的中职学校;南充市西充县的张澜职业技术学校,紧扣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东风汽车、富士康等企业签约,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这些都是南充民办教育“基本功”的体现。
内练一口气 注重品质修行“内功”
“基本功”练好了,要练“内功”。细看南充十中、南充一中、西充天宝中英文学校、高坪青苹果幼稚园等“实力派”的探索之路,不难发现,对内在品质的注重,是他们的共性。
南充市高坪区青苹果幼稚园,最早学校只有一到两个班,每个班几个孩子,到现在发展为近500人规模,成为南充市学前教育里的领跑军。“提升内在品质是树立学校品牌的重中之重。”后勤副园长张敏说,从2004年开园至今,学校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师资培养上的各种探索,都是为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蒙氏中文阅读和中英文双语教学是其在课堂教学上的品质特色。“这样的探索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各方面还有很多,我们一直努力在做好各个细节的基础上,提升幼儿园整体的品质。”
外练筋骨皮 口碑积累提升“外功”
对于南充1000多所民办学校来讲,要在750万人口的南充取得更好的发展,口碑是关键,有好的口碑才有更多的生源。
在这种靠口碑谋求更好发展的状况下,民办教育更多地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同南充十中校长王洪斌说,“我们关注培养学生真正的人文素养。”南充十中办学10多年来,办成集附小、初中和高中“三位一体”的品牌学校,赢得了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和社会肯定。
这种学生、家长、社会赋予的好口碑,来之不易,前面提到的青苹果幼稚园便是好口碑的代表。该园通过品牌树立在南充市有着良好的口碑。“好的口碑要靠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该园副园长张敏说,除了内在品质提升,该园会不定期举行各种品牌活动,让学校被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比如组织文艺节目进社区,组织“六一”拍卖会等。
归根结底,民办教育要成长,要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具体情况来办学。有了口碑和品牌,民办学校才有可能办出风生水起的景象来。也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才能在公办教育的体制之外,同时分担中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之重,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