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两会期间,本报曾经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校长张杰庭做过专访。当时,他从一个民办教育实践者的角度谈了他对民办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今年两会期间,我们再次就民办教育的问题采访了张委员。
张杰庭今年没有提民办教育方面的提案,但是他在政协会上一直在为民办教育呼吁。
2004年,他提出《加大吸引境外学生来华留学力度,改变我国教育逆差状况》的提案;2005年,再次提出《扶持民办学校招收海外留学生,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弘扬中国文化》的提案。“今年我仍然在呼吁这个事情。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是到中国留学的留学生人数的3倍,而前者每个人的平均消费是后者的5倍,这样算下来前者消费就是后者的15倍,造成中国每年的教育逆差是100亿元。”
因此,张杰庭呼吁政府加大力度鼓励各种学校招收海外留学生,包括扶持民办学校招收。“现有政策规定公办的大中小学都可以招收留学生,但是唯独没有提及民办学校。去年的时候我写过这方面的提案,但是至今还是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因此今年我接着呼吁。”
“招收海外留学生的好处很多,其一可以对他们进行汉语培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缩小教育逆差。而且,我希望政府在出台政策的时候能够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在这方面给民办学校政策支持。”
张杰庭认为,与三年前相比,从宏观上来讲,因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了,民办教育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改变,应该是越来越好。但是具体到微观现实,因为地方政府没有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细则,民办教育的环境并没有多少变化。“现在民办中小学‘死’得越来越多,三年前我的猜测逐步实现了。大部分民办中小学都处于生死的边缘,许多学校为了基本的生存而维持,根本谈不上发展。再下一步可能就会出现大量民办中小学被淘汰。”
不过,他还是对民办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最近北京市教委出台新的政策,表示要在三年之内对那些公办名校办民校加以制止。看到政府开始有这种想法,我们感到很高兴”。
在采访过程中,张杰庭反复强调,民办教育希望政府能给一些政策支持,“我希望政府能做到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