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出国留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瞄准市场做文章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7-4-2 11:28:00
 
        中国国力日益强盛,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业。对于准备回国或刚刚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无论是怀揣高新技术找“婆家”,还是准备“入主”创业园区建厂立业,都想在成功海归身上找到“不败宝典”。怎样才能从“实验室巨人”变身“产业化赢家”,顺利迈出创业第一步?许多成功海归的创业经历告诉后来者,他们的“不败宝典”是:踏踏实实做市场。

技术新锐 管理短板

       近些年,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我国政府在经费投入、报酬支付、知识产权保护、出入境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同时,在国内建立了20多个为留学人员服务的工作站和近60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时还是听到不少留学回国人员的困惑。吴爱英在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留学10年,从事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去年,她萌发了回国创业的念头,然而,回国发展的第一步“卡”在了钱上。吴爱英说,最难就是资金。在与苏州创业园区接洽中,她了解到,要获得企业投资支持,前提是要自己具有法人身份,也就是说,首先要注册成为一个公司实体。苏州创业园区的注册资金是30万元人民币,对她来讲,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她的项目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很多企业觉得风险太大。
  不少跟吴爱英一样为钱烦恼的海归把希望寄托在风险投资上。但是,在了解过中国的风险投资环境后,他们很失望。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企业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他们只愿在企业的成熟期投入资金,以确保分得红利,对于初创时期的留学生企业,风险投资很少介入。即使少数风险投资愿意向投产初期企业投钱,也提出三到五年必须上市的苛刻要求,否则马上撤资。因此,海归把中国的风险投资形容为“零风险”。
  在德国读了五年博士的贾先生一脸困惑:“我们都有很好的创意,也有不错的团队,可现在的风险投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让我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从美国硅谷归来的留学生毕万里抱怨,留学生回国创业最大的困难是“两缺”:除了缺钱,还“缺人”——缺乏配套的管理队伍。留学生一般拥有精良的科研或技术团队,但是要组建公司,一个既有现代管理意识又熟悉中国国情的管理团队更是必需的。他认为,政府如果在管理团队上给予支持,就弥补了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的短板。

先做草根 调整心态

  陈锻成是1998年首届“留交会”回国的老海归,他先后在英国、新加坡学了八年微生物工程。1999年,他开始在故乡广州创业,建立的主营酶制剂的广州裕立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回国创业”的成功案例。
  陈锻成说,现在海归回国创业者有一个误区,认为在国外镀过金就有了“身份”,便凭着“海归”身份指望政府给钱、给政策、给优待,其实海归创业,关键还要靠自己。他的经验是:海归创业前思想一定要摆正。
  说宝堂科技有限公司CEO潘鹏凯也是在海内外创业颇为成功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成功经验,他强调:“留学生创业要先当‘孙子’,把自己变成草根。目前,国内的创业环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而是认识不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服务中心主任申平说,海归通常掌握了比较领先的高新技术,因此创业起点比普通民营企业家更高,并且国家还为他们搭建了创业平台,支持他们创业,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能否从“实验室巨人”成为“产业化赢家”,还要靠自己如何把握机会。

创业成功 难在市场

  有过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经历的陈锻成深刻认识到,一项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是需要验证阶段的,没有通过“中试验证”,很难说服政府或企业投入大笔财力或人力。
  有志回国创业的海归,在海外求学期间就已经开始了资金积累,一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不管手头有多少钱,先踏踏实实做市场。”一些成功创业的“海归”都认为,掌握市场先机是创业成败的关键。陈锻成说,“与其等待风险投资企业的垂青或银行贷款的审批,倒不如先扎扎实实把市场做起来,有了市场,就意味着技术能够产业化,自然就会有投资、有人才找上门,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994年回国的留美博士卢智俊也是一位成功创业者。卢智俊认为,做好市场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老想着在实验室里把产品做得如何完善,市场才是检验产品前景的最大标准,不妨先把市场做大,然后再在产品投放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对产品进行修正和升级换代。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生服务总部主任初军威说,留学生回国创业要做好心理和技术两个准备。在心理上,必须认识到,留学生企业与其它民营企业本质上是一样的,创业失败也是正常的,不要有太多自我优越感和依赖思想;在技术上,要确保掌握的技术或产品不仅走在科技前沿,而且要有实用性,受市场欢迎,能够产业化。

■相关链接  
  • 追星留学不可取 留韩不能太盲目
  • 美国留学签证 提前4月面签
  • 本报“编外摄影师”培训正式开班
  • 为找工作大学生巨资砸向培训机构
  • 考委会:从未委托培训学校组织自考生报四六级
  • 宁波英语培训就去唐宁街英语
  • 哪里有美术高考培训班?
  • Ameco与中国民航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 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中心2007年考研调剂信息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