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出国留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从“救国”到“出国”:留学改变中国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07-3-26 11:29:00
 
革命、政权和建设

  清王朝撤回“留美幼童”,但无意放弃留学生计划。事实上,1877年,“留美幼童”实施期间,清廷派出了海军留学生近百人,分赴欧洲各国学习,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他们后来在抗击外强侵略的海战中,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近代著名人物严复即是此次留英,在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毕业,后成为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1912年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清王朝不惜工本,经过一系列自强措施,终于建立起一支西式海军。然而,它毫无战斗力:1884年,南洋舰队被法国击垮,1894年,北洋舰队被日本毁灭。

  这再一次给予清王朝强烈的冲击。官僚阶层和上层知识分子开始有了一点共识:要想免受外强入侵,就必须改革,而不只是建工厂,买武器。

  在当时看来,最好的典范就是日本:引入了西方的技术和制度,还保持了自身的文化。

  于是,中国留学生开始大批涌向日本。1896年,即北洋舰队遭日本毁灭两年后,清廷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13人。接着各省地方政府也陆续派留学生赴日本。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官费、公费和自费留学日本者总数达到万人之多。

  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留学生去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军事不一样,这一次,到日本的留学生则主要是学习文科。

  然而,无论是留学西方或是日本,无论是引进科学技术,或是思想制度,只要是近现代的元素,对于还处于封建时代的中国社会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对于清王朝来说,都只能加速它的崩盘,这与引进者支持还是反对皇权无关。

  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保守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他们认为清政权是否能够改革,是否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更强大的国家,或者是根本无可救药,只有革命。大致的情况是,十九世纪后期,大多数的传统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二十世纪初,多数留日学生和国内新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们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道路。

  二十世纪初叶,数以千计的留日学生在组织革命社团,酝酿革命激情。1905年夏天,孙中山来了。他联合了各革命团体,组成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为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提出的口号有明确的革命性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意味着清王朝的末日不远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主导者。大量留日学生回国投身革命,以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骤减,第一次留日高潮到此为止。

  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在“师夷制夷”的迷梦中玩完,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终结。

  接下来是更为风雷激荡的年代。中国留学精英走向历史前台,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此后的走向。

  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李大钊曾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留日归国学生蔡锷组织护国军以武力征讨;

  1915年以后,新文化运动,由留学生发起,《新青年》杂志的核心人物全是留学生;1919年,五四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留学归国学生;

  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国务总理和内阁阁员中分别有四成和五成为“留学”出身,而20年代的24任外交部长,几乎全为欧美的留学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出席代表12人中只有4人没有留过学;国民党及民国政府许多党政要人、军事将领如蒋介石、胡汉民、戴季陶、阎锡山、何应钦、白崇禧等曾留学日本。

  ……

  上世纪中叶,国共两党政权尘埃落定。大致说来,共产党政权以留法学生和留苏学生为“班底”,直到1950年代留学苏联的江泽民、李鹏等第三代领导人。

  国民政府吸引留学美国的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五十年代起,更有大量台湾留美学生,直到现在,留美学生在台湾高层政治人物中占有绝对多数。

  ——这里的名单还可以开列得更详尽些,不过,这样的列举似乎没有明确意义。中国自有浓厚的国情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蒋介石在胡适等留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热切呼吁和参与下,还是把民主自由开成了空头支票。

  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追求社会理想是留学生的主要动力。无论他们是到国外去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或是自然科学,无论他们是想以科学救国或是革命救国,无论他们后来是走到国共哪家阵营。而今,他们的名字已经深深嵌进中国现代史。

  在动乱迭起的近现代社会,通过几代留学生的努力,终于将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取代了数千年来仅有经史子集传承的僵化局面,奠基了中国近代科学。使中国有了近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科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各个门类的学科。它们革命性地改变了中国的教科书,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帮你省钱(留学DIY)
  • 身残志坚 舟山一聋哑学子留学读国际手语翻译
  • 民航总局:留学人员乘机带液体物品注意事项
  • 同济大学2007年秋季MBA复试安排
  • 复旦大学国际MBA项目招生复试顺利结束
  • 湖南大学2007年考研复试录取办法
  • 湖南大学2007年考研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 2007年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 导师成考研复试关键? 热衷"人情公关"可能适得其反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