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出国留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人数不断增加高薪光环散去 海归价值怎实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4-15 10:37:00
 

随着近年来“海归”人数不断增多及人才市场年薪定位的逐渐理性化,原先笼罩在“海归”们头上的高薪光环正逐渐散去。怎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准确定位,搭建事业发展的新平台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归”们大都是因为学习优秀留学出国,毕业后又在所在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方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素质比较好,面对国内人力资源需求,获取高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许多国家吸引留学生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入学条件宽松,文凭含金量降低,造成“海归”良莠不齐。这些小“海归”缺少真才实学,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给“海归”的价值大打折扣。另外有一些“海归”不切实际,漫天要价,也造成他们就业过程中的错位。

近几年,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国内企业对“海归”求职开始逐渐理性。不少外企都加快了人才本土化进程,国内高校培养的MBA等高级人才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技术与国际化视野上并不逊于海归派。不过,乐观地看,国内现在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机会仍然很多,这对“海归”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消息。

就众多学有所成的“海归”来说,当初选择出国的动机主要就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海外留学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运作惯例,很多曾经在国外大企业工作过,有的还是复合型人才。活跃的思维,不停顿的创造性思维,是“海归”最明显的优势。同时,在海外商业文明竞争环境影响之下,他们的工作效率,意志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一般比较强。如何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是人才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在海外读学位,无论在精力、时间还是金钱方面投入都相当大。很多人想尽快得到回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因为过高的要求而丧失了宝贵的机会,就得不偿失了。应该多权衡,多着眼长远的发展。不要只看金钱找工作,而应着重看发展的机遇。

此外,还要看自己的专长,例如,对于搞市场销售的人,除非对国内的市场有很深的理解,有销售渠道,否则,与本土派竞争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海归”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很可能会遇到同样的挑战,如生活上的不适应,子女教育问题,工作风格和习惯的调整等。工作中讲究团队精神,不因为自己的背景而骄傲。现在国内人才济济,很多人能力不比“海归”弱,这些人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团队伙伴。当自己和原来留在国内的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时,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只有与环境融为一体,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真正体现自己作为“海归”的价值。

■相关链接  
  • [北京]2006年7月三专业自学考试报考通知
  • [宁波]2006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及7月报考
  • [浙江]杭州10月自考报名3月7、8日可继续
  • [山东]张店区06年7月自学考试报名时间通知
  • [江西]2006年上半年自考4月22日开考
  • [铜陵]4月自考考试通知单12日开始领取
  • [福州]7月、10月自学考试报考时间地点
  • [广东]2006年7月自学考试统考课程报考通知
  • [广西]广西06年自考课程安排及事项说明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