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研:笔试第一落榜 谁来监管高校"自主权"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2007-4-27 14:55:00
 
    我国教育凸现“诚信危机”:高校“自主”后如何“自律”?

    与内地招生“高分落榜”一片质疑声相比,近年来,国内舆论却纷纷对香港地区高校“拒招”内地状元一片赞扬之声。熊丙奇表示:人们可以接受并赞扬高分者在境外高校落榜,却无法接受高分者在内地招生中落榜,关键就在于我国教育正在遭遇“诚信危机”。

    有网友评论:内地招生复试与境外高校相比,其“软肋”在于:内地高校考生复试托人、找人几成公开秘密,有权有势者更是如鱼得水。从面试委员的组成,到面试的内容、评价标准,一直就存在争议,学术管理的行政化,以及教授学术声誉的下降,无法保证评价本身完全按学术标准独立行事。

    有专家指出,当教育机构无法让公众相信复试成绩与笔试成绩是一样过硬、一样可信时,录取规则本身的权威与公正就会遭受质疑。任何一种录取结果,都可能遭致不同角度的置疑。那些名声不佳的高校与教育机构,将在公众的质疑中无法进行自主办学,也无法实施真正意义的教育改革。

    自从我国部分高校导师要为研究生、博士生提供费用上的赞助,必须掏出自己的科研经费培养学生后,导师们无疑变得更加“小心”。夏永姚教授说,我们这里不存在考研靠人情的问题,我们也不会要只会“社交”的学生。现在的老师压力很大,既要考核论文,还要申请项目、课题经费,任务很多都是靠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做。所以我们不可能去“养”一个水平不高的“关系户”,这不仅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的水平和质量,还影响老师的学术声誉。

    张晓鹏教授认为,高校自主权的增加是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规范”工作,关键是高校如何在自主之后“自律”,树立好社会信任度。

    肖焕禹教授表示,社会对大学教师还是应该持基本信任的态度,人情、关系现象是有的,但毕竟是个别的、非主流的。作为大学教授,要凭良知做事,对学生公平,对社会公正,为年轻人树立公正客观的典范。    

    熊丙奇认为:可以想象,如果所有招生录取考试全部回到分数至上、笔试至上这一被大家公认弊端众多的旧模式上,应试教育将进一步被强化,我国社会的教育观、人才观将进一步被扭曲。因此,增大高校和教授的自主权并没有错,而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尽快建立可以保证公平、公正的科学教育制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校与教育机构的公信力。

<<上一页     
■相关链接  
  • 07考研尚未完结 08考研辅导班已提早登场
  • 南开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 安徽工业大学07招生计划确定 招生省份增加5个
  • 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招生
  • 教育部公布2007年中职招生新政策
  • 长沙市教育局公布2007城区公办高中招生计划
  • 牡丹江医学院2007年招生章程
  • 北京中医药大学07年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章程
  • 200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