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今天我们搜狐聊天室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的教授陈先奎老师,陈老师您好!
陈先奎:你好。
主持人:现在 07 年考研已经结束了,分数也已经公布出来了,请陈老师对 07 年研究生考试政治这块做一下整体的点评,对 08 年有什么启示?
不要听信误传 考研政治考前突击不可取
陈先奎: 07 年考前的分析不说了,去年我们在搜狐网已经给同学们讲过了,从 07 年的考试来看总体上出现了很不好的情况,全国的考生根据教育部的信息,我们全国考生只有 30% 的同学过线,这还是只过线还不是说及格,如果按照及格的标准来说可能更差了.所以今年考研的政治分数线实际上是降低分数的,如果不降低分数的话连招生任务都完不成。这个情况就给我们今年的考生带来一些问题,为什么 07 年比往年考要要差呢?是因为误传一个东西,说考研越来越容易了,不参加辅导班自己看看就行了,甚至有说背一个月背两个月就行了,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事实上 07 届这样的情况,说明政治复习既不像我们所说的那么难,也不是像我们 07 届同学所想像得那么容易。尤其是有的同学认为两个月、一个月背一下、突击一下就行了,甚至相当多的老师都是这种观点,这是错误的。因为理工同学,按照中国的教育体制,高中就开始分文理科,高中三年基本上就不涉及政治了,大学四年不讲政治,七年不讲政治的结果到心里五门课两个月要背起来这是绝对没有可能性的。
所以去年即使背了书了考不好,而且去年的题基本上是教材上抄不到的。像毛概减租减息那道题,可以说去年查过了 99% 以上的教材没有写,就是个别教材写了,写了大概也不超过 30 个字,去年把减租减息作为 10 分的分析题来出,而且还有统计表。这个根本就不是能抄到的,根本不是老师,甚至说 99% 的老师都没有提到过,老师提不到的。
还有,像去年第二道题也是这个概念,说用哲学辩证法分析胡锦涛关于关于世界闻名多样性的句话,像这样的概念教材上都没有,完全靠有经验的老师来发挥的,史经老师补讲哲学,而且哲学老师不讲史经,两个老师都不会讲的,需要跨两门课的老师琢磨到,有这样的概念。为什么去年那么多同学考的差?两个原因,考试确实难了,重点题,尤其是十分的大题教材上基本没有。第二,同学轻视了,两个相反的趋势,本身是题越出越难,学习反而越来越容易,结果出现巨大反差。
主持人:但是从考完的学习反映来说他们的试题很简单,但是结果出来跟他们预想的不一样
考前复习不要死记 要活学活用
陈先奎:这说明到什么地步了呢?一些题出来以后即使复习不到没复习不到他都把握不住的,就是死背,就是一部分背的同学把握不住。比如刚刚说的那道题,用哲学辩证法分析胡锦涛关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这句话,世界闻名是多样的,所以各种文明应该取长补短,绝对不能用一种文明改造其他文明。这句话作为题来讲没有这个,世界文明多样性过,但是用哲学分析我也没有讲过,但是这个原理我讲的很清楚。怎么讲的很清楚呢?我在讲考前论证的时候增加了两个得分点,我说要注意矛盾同一问题上两种错误观点,而且非常强调的。一种错误观点就是割裂矛盾同一性和辩证性的关系,我还强调三个概念,第一是割裂,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割裂以后否定同一性,片面强调斗争性。另外一个错误,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割裂以后片面强调同一性,否定斗争性、否定任何区别和差异。片面强调同一性,把矛盾的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片面扩大给绝对的抽象的统一,完全一个样子,老婆要改造老公,美国要改造世界,直接说到这个问题的。
这个东西学生只要考前预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标准答案就是这句话。很多学生做了题以后根本就不知道那道题用什么原理。去年难还难在哪里呢?还是这道题,为什么比 06 年增加了难度呢? 06 年考这道题的时候会告诉你,请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胡锦涛这句话,过去都是这样说的,现在就不说,请你用哲学辩证法,这些辩证法程序很多的,他认不出来的,他不知道对立统一、辩证否定,太多太多了。实际上哲学辩证法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主持人:现在把一些原理隐藏了。
陈先奎:隐藏了,没有明确的告诉你, 07 年以前所有的哲学题都是指明什么原理的,学生基本问题把握了,这道题就没有指明基本原理,学生考完以后都不知道哪个原理是对的,都不知道哪个老师是对的。
所以难度加大了,因此我主张 08 届同学一定要吸取教训, 09 届同学更要吸取教训, 09 届是新三门课,对所有考生和老师来说都是新课程。
主持人:就是说 08 年教材还是不变。
陈先奎: 08 年不变,当然还是要引起重视了,否则一样考的很差。 09 级就更要重视了。
主持人:对于 07 年考试现在都进入了复试阶段,陈老师也是带研究生的,对复试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陈先奎:我觉得复试同学从技巧上来说有一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你拿大复试通知以后,
07考研复试必须要了解的三个方面
首先了解自己在参加复试的名单里排在多少位。复试应该说前三分之二问题不大,后三分之一的名额,比如我拿到复试通知书了可以了解,比如多少人参加复试,比如 30 个人, 30 个人我排在第几位,这个是可以说的,因为这个决定取不取的,他可以有知情权,如果说排在第 21 位,就要想办法了,就要找点找老师请教,找一个你愿意拜在他名下的,要做这个工作,这个不是说搞关系的问题,因为事实上这个时候师资的选择上就重要了,你要选择 ? 导师就要选择你,虽然你成绩差一点但是他愿意选择你就好一点了。
第二个从复试内容上来说,复试的绝大多数老师是强调基础的,比如说我的心里你既然分数线已经过了,复试两条,第一哪一门课考的差,会在那一门差的课上考的多一些,其他的还可以怎么这么课这么差呢,这是一种。你 150 分,一门 130 ,一门只有 100 ,那 100 的这门就要重点加强了,高的那门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第三个,假设考你差的那门课,重点考基础,他就担心你是背书背来的,你思路不开阔、基础不扎实,所以凡是这门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是说去准备重大问题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当然还有一些特点突出的热点问题。重大热点,首先是基本原理,老师看这个不错,基础很扎实。第二个就是说,你对重大热点问题干住程度,你的思想是不是灵活,是不是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你关注的怎么样,就是说你的思路开阔不开阔。第三个态度上,同学一定要注意的,一定要很谦虚的态度,不要着急,我们经常复试的时候很多同学考了,尤其是女同学,哭当然好了,老师不会给低分的,因为哭了因为心就软了嘛,但是最好不要哭。有一种态度就是你不会的一定要说,不要牵强附会,不要瞎讲。这个问题我确实还没有涉及到,以后我有机会到人大学习的话我会注重,不要装懂,不要瞎扯。老师一听又扯错了,老师一看这个家伙不行,如果说不明白的话马上很谦虚、很清楚的跟老师说,老师我这个东西还真没有涉及到,态度要谦虚。
主持人:现在有些 08 年考生已经开始准备了,到大纲出来参加辅导班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应该如何来安排政治的复习和个门课程的协调?
08年考生在方法上最重要的注意如何对付选择题
陈先奎:从 07 级考试情况来看,从历届考试来看, 07 这届更突出,学生丢分两个丢分,一个是选择题多选丢分,而且主要是哲学、经济学多选题丢份,而且主要丢在哲学和经济学的多选题上,尤其丢在哲学的多选题上,非常清楚。很多同学一碰到哲学多选题基本上放弃了,眼睛一闭 ABC ,就瞎写了,听天由命了,完全是这种态度。第二个就是主观题丢分,因为主观题是教材上抄不到的,照本宣科的老师根本讲不到的,他就把教材上照本宣科上说一下,根本涉及不到的。
重点题必须更突出的依靠老师去发挥,更突出了好老师的作用,就是老师要去发挥、老师要去联想、老师要去深化,甚至要把教材和教材之间联系起来,把这个问题扩大,深化它。这个东西突出了这两点,因为这两点所以我觉得除了 08 年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时间安排以外, 08 年考生在方法上最重要的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对付选择题,如果是选择题如果不拿到 25 分基本上没有希望的, 25 分以上还可以考 60 、 70 ,因为我选择题拿到 25 分,我主观题哪怕会两道半也 50 多分了,基本上有希望过线。如果选择题拿 25 分,主观题拿到三道题的话就是 50 多分,拿 4 道题就是 60 多分, 4 道题的要求对同学们很高了。所以很明确选择题这块最低底线是 25 分以上,最好是 30 分左右,选择 30 分的话后面屁股就坐做好了。一般好的老师在主观题方面拿个 3 道题左右这个是可以的, 6 道全是骗人的,尤其是年轻小博士,教材还没有搞清楚就出来吹牛,说中 6 道完全是骗人的,真正有帮助的还是少数个别的老师。
这样选择题这块要抓三条,
第一,一定要好的老师进行准确的指导,准确的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厉害的老师讲课,比如邓小平第一章 7 年来只考过一道选择题,所以邓小平第一章不需要针对分析题的,只需要针对选择题,单选哪几个、多选哪几个要跟学生点拨的非常清楚。哲学第一章 7 年以来考了 7 道选择题,其中考在哪个支点上,是哪个角度,一定要指的清清楚楚。这样第一,老师更加深入、更加准确、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个就帮学生省很多力气了,学生一下子进入实质性的要害的东西。
第二,同学一定要概念非常清楚,听老师后,同一个老师讲课不同同学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碰到好老师在讲课哪些同学效果会好一些呢?这些同学必须是对哲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比较清楚的那些同学效果才会好,他说了同学就理解了,很多同学说一些概念不清楚,考选择题我要强调一点考选题,包括单选、多选都是一样的,完全是考概念的问题,或者是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微小区别和相互关系,哲学和经济学是离不开概念的。比如哲学去年头一道题一上来,风定花更落、鸟鸣峰更幽,就是讲概念。比如我讲课的时候跟学生说了一道哲学家,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前是有矛盾、有战争的,但是现在都是在这个基础情况下发展。像这个概念在哲学上表达,按照这个概念哲学上出选择题的话,第一矛盾同一性、第二矛盾斗争性、
第三,矛盾对立和统一、第四矛盾辩证和否定,我让很多同学选,在我问同学的过程当中基本上 70% 的同学是选错的。这个概念很清楚,就是考概念的,应该讲矛盾同一性同一片蓝天下是矛盾的,很多同学选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应该怎么说呢?对立统一同时也牵扯到老师讲哲学概念还要联系生活现象。毛泽东说资本主义越坏主义越好,这就是同一。考试选择题要过关的话,同学们要琢磨方法,方法根本的三条,其他的都是虚的,多了就不叫方法了,多了就更复杂了,方法要简单。
作选择题要会活用方法根本的三条
第一,老师的科学指导。
第二,同学把概念搞清楚。哲学搞 30 个概念,做 30 个卡片,在哲学辞典上搞 30 个哲学卡片背会了,经济学起码 20 个概念,搞清楚了, 50 个以上的概念搞清楚了这个同学再去听课、再去做选择题心里就有一把尺了,现在同学搞不清楚,有了概念以后就很清楚了。就是要理解选择题的实质,尤其是哲学、经济学选择题的实质,考概念之间的微小区别、考概念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就是考这个东西的。
第三,练习。当你有了概念,你有了这把尺度了,要经常量,熟能生巧,脑子里倒是有把尺子从来没有量过的当然不会了,裁缝一开始是拿尺子量的,后来熟练了就不量了,一划就可以了。这样的书要选一本好的多做,尤其是哲学、经济学多做。如果关注我的练习题的时候,《考验政治基础练习二千题》,这个两千题做多少遍?做一遍也不行,如果是两千题的话,应该说邓三概论和毛概比较容易一点,登三概论和毛概的单项选择做一到两道就可以了。比如景冈山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然后说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 ? 这些概念很容易,老师只要点到的同学就记住了。这是一类,老师点到的,老师指导好了,就能拿到分的,最终邓三概论和毛概一到两遍。
多选两到三遍,因为邓三概论和毛概的特点是死的,不是变的,邓小平说了三个原则,江泽民就不好说五项,所以这是死的,你背一下就行了。
经济学的概念相对来讲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
第二类是经济学,经济学的概念相对来讲理论性强,所以比较抽象,相对比较枯燥一点,在这个特点上和哲学差不多,但是经济学概念为什么没有哲学难呢?有一个特点,有没有什么变化,地租就是地租,不能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地租说我今天租给别人一个房子,我拿了一个月多少钱,这就是地租,同学一听就明白。经济学的多选题做 2 到 3 遍,多选题做 2 到 3 遍就可以了。
再出一道题,说夫妻两个只要有感情基础是不影响婚姻关系的,甚至小夫妻吵架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因为夫妻两个有感情基础,这是矛盾同一性啊。两个人做生意赚钱有差别,甲赚一万块钱,乙赚两万块钱,都赚了钱归来了,这也是矛盾同一性,双赢的。所以哲学选择题的最大特点变化多端、复杂多变,像四川变脸,所以很多同学往往这道同一性会做了下一道就不一定会做了,所以哲学选择题更要多做,哲学单选应该 3 到 6 遍,多选题要 6 到 8 遍。
如果同学只要做到这一三条,选择题无论如何在 30 分以上,第一是老师指导,好的老师点明了哪一章哪个知识点,有的老师一看就能看明白,有的知识点只能做选择,哪个知识点可以做分析。这个东西一个是老师指导,第二个是概念清楚,同学要背概念,尤其是哲学、经济学要背一部分概念,把自己不熟悉的概念弄下来,在哲学辞典、经济学辞典上做成卡片,放在口袋里,经常拿出来背。第三,把基础过关两千的题按照要求做若干遍,这样选择题 30 分就没有问题了,其他重点题来个两道就 50 多了,重点题三道就 60 多了,这样就够用了 ?
主持人:大题怎么样?
学会背要学会灵活运用,要掌握原理
陈先奎:大题两个特点,因为在教材里头需要老师去发挥的,所以更加突出了老师指导作用的,因为学生自己没法弄的,更加突出了对好老师的要求。老师分几种,一种老师本身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年轻教师刚当的,尽管也想讲好,但是这个东西叫十年的媳妇熬成婆,不是你急于求成所能做到的,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感觉,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首先第一要老教师,要讲多少年的,尤其考研辅导要讲多少年的,这样的老师才能胜任。有的培训学校自己用宣讲师来包装几个老师,吹他说每年都中 6 道,这个没有用的。包装不是说鼓吹就像明星,明星鼓吹也要唱得出来,唱不出来也没有用的,所以教师这个东西更是这样的。第一要老教师,第二老师要专业,考研市场上老师分两种,为什么考研辅导里面老师辅导的成绩有好有差一的点的,不只是老师的水平,我们北大清华老师、人大老师讲了多年出来是没有问题的,有的老师想挣钱,不想花太多时间做这个活动,差别就在这里。
重点题,一方面需要找好的老师进行指导,老师更要去多钻研,对同学负责,多钻研,多研究。比如去年命题之前实事求是说命题老师的 47 篇文章我全看了, 06 年的时候有一个哲学老师一个人就写了 17 篇文章, 70 多篇文章看完了,他很多题非常清楚都隐藏在里面。去年两道哲学多选、两道哲学单选和命题老师的题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这个就是说我完全是从他们的文章里头看出来的。
对同学来说,同学就是一个问题了,一定参加串讲,串讲一定要高度重视,而且选择最好的,串讲开始要背重点题,一方面背重点题,第二方面一定要灵活,一定要想到同一个原理是不是可以用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琢磨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同学,特别是理工同学,尤其是艺术类的,他觉得这个原理背出来以后就是这道题,略微有点变动就不会应用了,所以这个需要两方面的结合,老师需要更加钻研、更加刻苦、更加准确科学的指导、更加发挥,同学需要更好的背重点题,而且背了重点题还需要能够灵活,能够把它当作知识点来用 ? 砖可以到处搬。因为你考前最多背个 25 道题,如果有经验的老实说 25 、 24 道题的话,原理基本上能够适应考试的需求。
比如去年经济学那道题我是这么说的,材料跟我是不一样的,经济学的题是这样说的,说社会主义国家有国有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公有制,也有国有经济,也有私有制,两个都有八宝粥,都是八宝粥但是本质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本质的区别关键看什么东西呢?这个题确实没有讲到过,但是这个原理我讲的清清楚楚的。我去年讲了一道题,而且一定要同学要背的,我说国家资本主义是姓资还是姓社呢?国家资本主义不是独立的经济形态,关键要看占统治地位的市场关系。如果是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话,国家就是国有经济,国家资本 ? 西就变成了公有制性质的。如果是资本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就变成资本主义性质了。最后经济学那道题就是这个原理,关键要看占统治地位的关系,和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上。会搬的同学说陈老师你讲的都有,不会的没有办法。
重点题我觉得两点,一个是老师要更加刻苦钻研,第二同学会背要学会灵活运用,要掌握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