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研究生招生将有重大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复试有一项颇为特殊的内容,即考“人品”。
以往,各招生单位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主要通过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环节来完成。而在今年,招生老师将把确定考生“人品”的权力抓到自己手里。据称,他们将通过对考生的一些随机提问,侧面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这些问题可能是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内外时事,也可能是“你认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你周围的同学”等类的问题。
如果说人事档案是依靠考生的历史表现一点一滴地形成,从而还多少靠一点谱的话,那招生老师凭什么依靠随机提问,便确定一个考生的“人品”呢?我们还可再进一步地问,谁来保证招生老师的“人品”?即使是一个“人品”好的老师,恐怕也难免有被蒙蔽误判的时候;而倘若招生老师的“人品”本来就差,招生工作会弄成一个怎样的结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在研招中设计这样一种“自由裁量”的制度,再加上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定会给腐败提供温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连“唯成分论”都不如。(苏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