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县管校聘”的实施,是新一轮对农村教育的迫害
来源:     2021-5-24 16:22:00
 

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教师位置非常重要。无论是知识学习上还是品德教育上,教师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上学后可以遇到一名好老师。

从2020年开始,我国各地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始实施“县管校聘”制度,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通过该政策可以,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各地教育总体水平。

“县管校聘”实施之后,教师确实发生了改变,农村学生面临新问题

什么是“县管校聘”?

是针对全体公办学校教师和校长,实行县级政府的统一管理。包括在县级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统一、定期、强制性流动,把老师和校长从代表学校的“学校人”,变成了代表县级义务教育中的“系统人”

“县管校聘”主要针对的是县级区域内的在编和在职在岗的全体教师。实施该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县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平均分布

很多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比较丰富,甚至已经出现了超编的情况,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学校因为教学环境较差,致教师数量不足

因为在县城区域范围内教师的总数是达标的,所以从县城内部进行调配,达到教师资源平衡的最终目的。

随着“县管校聘”的实施,教师身份也会发生变化,从学校为称呼的老师转变为以县区域的老师,原来教师是属于固定学校的,而转变后成为了整个义务教育系统中的一员。

30年老局长坦言:“县管校聘”的实施,是新一轮对农村教育的迫害

虽然县管校聘制度有很多利处,但一位30年老局长坦言:“县管校聘”的实施,是新一轮对农村教育的迫害。

农村教师在被强制调到城镇学校时,在城镇住房和生活成了最大问题。农村教师家安在了农村,到城镇工作后学校并没有准备住房问题,老师不得不在外租房,增加了生活成本。特别是经济状况不乐观的农村教师,这样的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

教师岗位不再受区域限制,农村原有的优秀教师有机会到城镇学校任教。与农村相比,城镇生活条件、学校教学环境、对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要更好,很多优秀教师会因此留在城镇学校。

这样导致,留在农村任教的只有年纪大的或身体不好不能去城镇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质量上很难保证。特别是对新生事物接触机会会更少,没有年轻教师,学习氛围不够轻松,对学生影响也比较大。

当优秀教师都到城镇任教后,农村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更好,也会想办法把孩子送去城镇上学。农村学生数量越来越少,教师数量和教学资源得到的机会更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县管校聘”政策实施后,优势如下

打破编制制度,教育体制更具有灵活性

之前教师都是固定在某个学校中,长时间在相同环境和相同位置,对于个人能力提升会有阻碍。

当岗位进行流动后,教师到了县城学校工作,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针对教育方式和方法会进行新的学习,当老师回到原来岗位时,把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学生身上,对学生成绩提升有帮助。

促进城乡师资力量的平衡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搬到了县城生活学习。农村没有学生,自然小学老师数量也就会出现超编的问题。实行“县管校聘”政策后,把农村和县城教师资源进行配比,达到师生数量平衡的结果。

通过流动教学,让乡村教师有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

让教师岗位不再是“铁饭碗”

教师身份从学校的人变成了系统的人,跳出原有编制,由县级政府来进行岗位的调动。如果教师缺乏职业操守、知识储备,县级政府有权利对教师给与解聘处理。让原来教师的“铁饭碗”被打破。

好处是促进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特别是农村优秀教师有机会到更好的平台任教。真正做到“识才、适才”。教师岗位凭借的是自己真本事而不是走后门、找关系,对于教师行业来说竞争更公平。

“县管校聘”的出发点和实施情况是否相符?

最初提出这个政策的想法是很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发现,之前存在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调整。

比如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实施“县管校聘”首先是教师实行校内竞聘,然后是学区的竞聘、县区域内的竞聘。

经过竞聘落选的教师没有参加竞聘的教师,会由县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岗位分配。如果不服从分配会被安排去培训,培训后仍然不能上岗可能就要面临解聘了。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农村地区教师数量和城镇教师数量,并没有得到均衡的调整,只是针对优秀教师岗位进行了调整。

其次,在教师岗位安排上并不是按需分配,比如学校缺的是历史老师,结果在县管校聘过程中,没有历史老师参加竞聘,那么可能会给该学校分配一名数学老师。而本校数学老师并不缺,这样导致了教师资源的浪费,学校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结语:县管校聘的政策开始在一些地区实施,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想的结果。每一项政策的改变都会让一些人得到好处,一些人被影响。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需要在落实过程中不断调整,才能达到最初的目标。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